《史記》,魯迅先生曾譽之為“史家以絕唱,無韻之離騷”。前一句高度評價了《史記》的史學價值,后一句則高度評價了《史記》的文學價值,這是對《史記》相當公允的定位。以中華書局三家注本《史記》為底本,精選其中二十個篇章加以詳注,幫助同學進行原典閱讀?!邦}解”部分概括這十二個篇章的主要內容,篇章后有“文化拓展”、“文學鏈接”、“庥評”、“思考與討論”四個部分,將《史記》的多個篇章對照綜合、融會貫通、并聯系其他著作、言論等概括出一定專題,把讀原典與系統(tǒng)化、研究性學習結合起來。其中,“表序”、《平準書》因體例較為特殊,只安排了“題解”與“集評”。另外,《儒林列傳》、《匈奴列傳》的文化史意義較為重要,所以此二篇的“文學鏈接”在本教材中只設“相關文學典故”、“后世有關的著名文學作品”兩項,不再設“文學分析”。本教材的“文學分析”不作泛泛而談、大而化之的人物形象分析、情節(jié)分析、語言分析,而是參考前人的文學評點切實點出各篇章在文學上的特異之處,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力圖以點帶面,引導同學們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