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中國版刻圖書始于唐、五代之際,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雕版刻印技術發(fā)明后,使用日益廣泛,影響不斷擴大,迅速成為傳播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最為重要的工具之一。古人于槧刻之事,一行一字,皆有講究,因而計算每書行款、字數、對于研究該書版本傳承情況,有著特殊的意義。古書之記行、字,據說始于何小山之校《宋本漢書》。清江標所撰《宋元本行格表》,則是系統(tǒng)記載古書珍本行、字情況的較有影響的專著。江標字建霞,號萱圃,元和(今江蘇蘇州)人。博學工詩文,精于目錄版本之學,對宋元刻本、舊抄舊校源流真膺,了如指掌。其藏書亦十分豐富。輯刻過《唐人五十家小集》、《匯刻書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