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0月21日傍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夕陽悄悄地在城市的高樓間轉了個身,消失不見了;最后一抹晚霞輕盈地拂過天際,漸漸隱退;夜幕張開翅膀無聲地撲向大地。交錯縱橫的道路上,路燈齊刷刷地亮起了眼睛,往來的汽車也相繼打亮了車燈;樓房的窗戶里,陸續(xù)透出了燈光,城市的夜生活就此拉開了序幕。此時從夜空中俯瞰,燈光點點如繁星閃爍,車燈在夜色中穿梭又如流星劃過。時鐘指向六點五十九分,整個密西西比河流域突然陷入黑暗,除了重要路口的交通信號標志燈外,所有的燈光全都熄滅了。高架鐵路車輛和有軌電車停止行駛;無論是熱鬧的居民區(qū),還是繁華的商業(yè)區(qū),一切喧囂都隨之沉寂;往常光影陸離的百老匯此時聲響全無,安靜得像在沉睡;矗立在紐約港口邊的自由女神像手中高舉的火炬也在片刻問黯然失色。黑暗中的大地顯得靜謐深沉。黑暗籠罩中的人們沒有驚惶,沒有混亂,因為這黑暗代表的不是突如其來的意外,而是不約而同的哀思。一分鐘后,華燈齊放,天地通明。這短短的一分鐘,如同人類照明史由黑暗邁向光明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一種意味深長的悼念,人們以此向一位改變人類歷史的偉大人物致敬。正是他,以自己杰出的才智和終生的勤勉,完成了數以千計的發(fā)明,豐富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而其中一個最突出的貢獻,就是他所發(fā)明的白熾電燈,結束了人類用煤油燈和汽油燈照明的時代,使黑夜變得燈火輝煌。他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發(fā)明家——托馬斯·埃爾瓦·愛迪生。就在三天前,也就是10月18日清晨三點二十分,愛迪生與世長辭。噩耗迅速傳遍了世界各地。人們在惋惜一個天才巨星隕落的同時,對如何祭奠他才能更好地表達人們對他的尊敬,彰顯他一生的豐功偉績,議論紛紛,提出了各種建議。德國的傳記作家埃米爾,路德維格提出了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就是紀念活動開始時。全世界的電燈都象征性地關閉一分鐘。但是這種做法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太大,于是又有人提議,由胡佛總統(tǒng)下令,統(tǒng)一切斷一分鐘美國全境的電源??紤]到國家安全和生產的必要,最后方案調整為,除關鍵地區(qū)的信號燈外,其他所有的電燈在自愿的情況下關閉一分鐘?!八械拿绹硕际菒鄣仙氖芑萑?!我們不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們繼承了他的精神遺產!”這是胡佛總統(tǒng)的感人致詞,同時也是愛迪生一生價值的最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