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臨床督導引論
督導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心理健康工作者培養(yǎng)階段的臨床督導
督導的定義
對督導的個性化理解
督導的概念性模型
結論
第二章 評價
評價的標準
評價的良好條件
評價的良好條件
評價的過程
功能缺損和能力不足
評價中的其他問題
結論
第三章 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問題
臨床督導師的主要道德問題
臨床督導師的法律后果
倫理方面的決策形成
結論
第四章 督導模型
臨床督導理論
基于心理治療理論的督導模型
督導的發(fā)展模型
社會角色模型
結論
第五章 督導關系:個體差異及發(fā)展差異的影響
互動關系中雙方的獨特性
認知風格,認知復雜性,理論取向
認知發(fā)展,以及被督導者的經驗水平
發(fā)展結構:融合全部因素
文化差異
多元文化架構:將所有因素融合起來
結論
第六章 督導關系:督導中三方與雙方關系的過程和問題
督導作為一個三方關系的系統(tǒng)
督導的雙方關系
結論
第七章 督導關系:被督導者和督導師的因素
督導關系中的被督導者
督導師在督導關系中的作用
結論
第八章 督導體驗的組織過程
督導組織能力的重要性
組織文化的作用
基本組成部分:督導計劃
督導環(huán)境:兩個不同的世界
組織督導的基本任務
評價和結束
最后的一些提示
結論
第九章 督導干預:個別督導
第十章 督導干預:團體督導
第十一章 現場督導
第十二章 關于督導的教學和研究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