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存在著強弱之分,有強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難道弱者便永遠處于弱勢,強者便可恒強嗎?人的一生為何有時處于強勢有時又處于弱勢?強弱之勢又是如何轉化的?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馬樹全先生,便根據西晉名臣杜預有關強弱之“勢”的散見論述,整理編著了這一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守弱學》。它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弱者要準確定位自己;二、弱者要堅守自己的根本;三、弱者要學會化劣勢為優(yōu)勢?!妒厝鯇W》的著者杜預是西晉初年的名臣,由于他文武全才,人稱“杜武庫”。杜預對于“守弱”的論術不是偶然的。審視他一生的為人經歷,“守弱”可以說是他保身、立命及發(fā)跡的秘密利器。他一生演繹了由弱轉強、強者恒強的過程。史載、杜預步步高升后,每逢過年過節(jié),他還是和以往一樣親自打點禮品,給晉武帝身邊的寵臣送去,又親書慰問信,身段十分柔軟。人有向他質疑,杜預回答說:“我以一個弱者出現,便會消除別人的忌恨,省去許多麻煩?!酢拿钐庍€有很多,只是人們視而不見罷了?!钡拇_,人們對“弱”的妙處知之甚少,其實,“鋼”的強度是由于它的韌性決定的,只要正確認識和善加利用,“柔弱性”它不僅不是短處,恰恰是立身的巨大長處?!叭崛跆幧希瑒倧娞幭隆?,便是講的這個道理。不言而喻,這是一種極具實用性的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