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定 價:¥50.00

作 者: 孫哲主編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美國國會研究系列叢書
標 簽: 外國政治

ISBN: 9787309045956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417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04-2005年度上海市曙光計劃“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的研究成果。本書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當代美國國會”系列從書之一,獲美國福特基金會出版資助。本書針對美國國會介入美臺關系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重點對美臺關系的總體發(fā)展進行梳理,對國會在美臺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發(fā)揮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案例研究。全書內容豐富,視角新穎,理論闡述結合實例分析,既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又有很好的現實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孫哲,北京市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副主任。曾獲復旦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碩士、國際關系暨政治學博士學位。2000年8月作為“杰出人才”回國服務,主持“美國國會與中美關系”的國家課題研究,并講授有關美國政治與經濟、美國外交與中美關系、中國外交與臺灣問題等課程。迄今撰寫并發(fā)表了十部有關中美關系和美國政治方面的著作。其中《左右未來:美國國會的制度創(chuàng)新和決策行為》被國內多所大學列入“美國研究”核心參考著作。在國內學術期刊、重要報刊上發(fā)表論文上百篇。社會兼職包括國務院臺辦特聘研究員、中美友協理事、全國青聯留學人員聯誼會理事、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學術委員、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等。副主編簡介信強,河北邯鄲人。2002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l至2002年間曾赴美國美利堅大學作訪問研究,并在美國國會眾議院實習工作半年,為我國第一位赴美國國會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現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國會、臺灣問題和國際政治理論。出版專著一部,合著兩部,譯著三部,并在多家核心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張春,四川瀘州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系理論、美國政治與外交、臺灣問題及美國思想庫等。參譯著作兩部,并已在多家核心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作者簡介孫哲: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信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張春: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2003級博士研究生薛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潘忠岐: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博士魏軍:北京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項目經理夏立平: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賈妍: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張景旭: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佳雁: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忠菲: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呂其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張焱宇: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黃中平: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趙可金: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博士梁忠: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陳東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室主任

圖書目錄

目 錄

官方化的非官方交往: 國會與美臺關系(前言) 孫 哲 信 強 張 春

第一部分 美臺關系: 總體審視

“一個中國”政策的三方解讀 孫 哲

臺灣的法律地位與國際空間 薛 磊

美國對臺“戰(zhàn)略模糊”政策的三大困境 潘忠岐

美國在臺“特殊利益”的建構 孫 哲 張 春

美國思想庫與臺灣的互動: 從“中程協議”到“兩國論” 孫 哲 張 春

試論美臺“自由貿易協定”的動因及可能性 信 強

第二部分 國會與臺灣

后“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國會與臺灣問題 魏 軍

美國國會與中美安全關系——以臺灣問題為例的分析 夏立平

逆動的潮流: 國會“藍軍”與美臺政策的制定 信 強

美國國會“臺灣聯線”個案研究 信 強

行動與反應: 試論美國國會對臺灣拓展“國際空間”的支持——以國會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為例 信 強

從“中國幫”到“臺灣幫”: 國會親臺議員與美臺決策 信 強 賈 妍

第三部分 重點案例分析: 《與臺灣關系法》與《臺灣安全加強法案》

剖析美國《與臺灣關系法》 張景旭 劉佳雁

對美國加強《與臺灣關系法》的政策分析——臺灣問題與地區(qū)安全 周忠菲

監(jiān)督與鉗制: 國會監(jiān)督權與美臺軍售決策——以美國國會對《與臺灣關系法》的監(jiān)督為例 信 強

《臺灣安全加強法案》是一個危險的政治舉動 呂其昌 張焱宇

歷史大潮中的逆流: 《臺灣安全加強法案》再審視 孫 哲 張 春

表象與實質: 從《臺灣安全加強法案》看美臺軍事交流 信 強

第四部分 臺灣對美“外交”

“9·11”事件后民進黨當局對美“外交”芻議 黃中平

臺灣當局在美國的游說活動與中美關系摩擦 趙可金

民進黨的對美作為(2000—2004): 游擊式的外交操作 梁 忠

第五部分 對策建議

新時期中國對美國國會外交工作的思考 趙可金

試論海峽兩岸從經濟互賴到政治統一的擴溢 潘忠岐 陳東曉

以美為鑒: 談中國對美工作 孫 哲

攻心與伐交: 中國統一的關鍵 孫 哲

知己知彼: 對美國會外交 孫 哲

第六部分 著作瀏覽

“兩個國會”的困境——評戴維森和奧勒塞克的《國會和它的議員們》 牛海彬
作為程序政治的美國國會——解讀奧勒塞克的《國會程序與政策過程》 牛海彬

未竟的“正?;笔聵I(yè)——評容安瀾的《懸崖勒馬——美國對臺政策與美中關系》 張 春

不確定性的管理——評高立夫的《臺灣海峽: 沖突抑或合作》 張 春

“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之間的政治邏輯——讀蘇起的《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 丁常昕

附錄一: 美國國會“臺灣聯線”成員名單

附錄二: 美國國會眾議院成立“中國聯線”

附錄三: 美國國會對華決策動態(tài)

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