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中國老學史

中國老學史

中國老學史

定 價:¥26.00

作 者: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學術史系列
標 簽: 哲學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1047956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526頁 字數:  

內容簡介

  近十幾年來,文化的研究異常活躍,傳統(tǒng)思想文化重新受到社會的重視,其中,道家、道教思想文化的研究大有與儒家思想文化的研究“分庭抗禮”之勢。有一批學者專心于此事:創(chuàng)辦專門的刊物,編寫專門的書籍,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召開專門的研討會等等,成績十分顯著。道教史已出版了好幾種,專門的道家思想史也有了,分門別類的專著更是為數不少。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專門探討、論述老子學說發(fā)展歷史的著作。一部《老子》,字不過五千,卻擁有一個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其內容涉及到自然、社會、人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故歷來受到社會的重視。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研究、注釋、闡發(fā),由此而形成了一個龐大且悠長的學術流派,同時也就構成了一部老子學說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學者,對《老子》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誠如宋元之際的杜道堅所言:道與世降,時有不同,注者多隨時代所尚,各自其成心而師之。故漢人注者為“漢老子”,晉人注者為“晉老子”,唐人、宋人注者為“唐老子”、“宋老子”。以后自然也就是“明老子”、“清老子”、“近代老子”、“當代老子”了。這如此眾多的“老子”與作為原典的《老子》之間,可以說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而正是這種聯系與區(qū)別、繼承與發(fā)展的長久交織、演進,組成了老學發(fā)展的歷史,且賦予了它極為豐富的內容。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老學史》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老子其人其書
 第一節(jié) 老子其人
  一、眾說紛紜的老子
  二、關于《史記》記載的老子
  三、先秦文獻中的老子
 第二節(jié)《老子》其書
  一、《老子》的作者
  二、《老子》成書的時間
  三、《老子》的版本
 第三節(jié)《老子》的基本思想
  一、“道”的各種意義
  二、“道”的各種特性
  三、如何領會和應用《老子》的思想
 第四節(jié)《老子》的思想淵源
  一、《老子》的述古
  二、《老子》對古代思想的總結和發(fā)展
  三、“承先啟后”的《老子》
第二章 老學的初興
 第一節(jié) 急劇變化的戰(zhàn)國時代
  一、時代特點
  二、士的活躍
  三、百家爭鳴
 第二節(jié) 和老子有關的人
  一、老聃的弟子及向他問學的人
  二、關尹、列御寇、楊朱
  三、莊子
 第三節(jié) 稷下黃老及其他
  一、稷下學宮
  二、“學黃老道德之術”
  三、與黃老思想有直接和間接關系的人
  四、《文子》
第三章 秦漢時期的老學
 第一節(jié) 時代特點
  一、國家的大一統(tǒng)
  二、政策的大統(tǒng)一
  三、思想的大融合
 第二節(jié)《老子》的流傳及其影響
  一、《老子》流傳概況
  二、《老子》理論在政治學術方面的影響
  三、《老子》思想流行與道教的產生
 第三節(jié) 嚴遵在老學中的地位
  一、嚴遵其人及其著作
  二、虛無自然的哲學思想
  三、“無為”、“守分”的社會政治思想
 第四節(jié)《老子河上公章句》
  一、《河上注》的時代問題
  二、用“氣”化學說充實“道”的概念
  三、“致太平”的社會政治思想
  四、《河上注》的養(yǎng)生論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老學
 第一節(jié) 動蕩的時代
  一、政治與經濟
  二、思想文化
 第二節(jié) 老學研究概況
  一、研究《老子》的人及其著作
  二、《老子》與玄學的關系
  三、《老子》理論在政治學說中的運用
  四、《老子》思想在人生哲學方面的運用
  五、老學與道教的關系
  六、老學與佛教的關系
 第三節(jié) 王弼對老學的發(fā)展和貢獻
  一、正始之音與王弼
  二、王弼的《老子注》
  三、王弼的老學體系及對老學的發(fā)展
  四、王弼在政治思想上對老學的運用
 第四節(jié) 葛洪的道教理論對老學的轉化
  一、葛洪與《抱樸子內篇》
  二、葛洪對《老子》“道”的轉化
  三、葛洪對《老子》“貴柔”、“去私”等思想的轉化
 第五節(jié) 張湛對老學的運用和發(fā)展
  一、《列子》的真?zhèn)渭捌渑c道家學說的關系
  二、張湛的《列子注》
  三、張湛在哲學思想上對老學的運用和發(fā)展
  四、張湛在政治學說上對老學的運用
  五、張湛在人生哲學上對老學的運用
第五章 唐代的老學
 第一節(jié) 盛唐氣象
  一、完備的封建統(tǒng)治
  二、開放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
  三、三教互補與三教合流
 第二節(jié) 老學研究概況
  一、研究《老子》的著作
  二、《老子》與道教的關系
  三、《老子》理論與內在權威的建構
  四、《老子》思想在政治學說中的運用
  五、韓愈的非《老》
 第三節(jié) 成玄英援佛釋《老》
  一、援佛釋《老》的前提和運用
  二、關于修身治心的探討
 第四節(jié) 唐玄宗的老學思想
  一、關于“理國”的理論探討
  二、關于“理身”的理論探討
 第五節(jié) 王真以《老子》言軍事
  一、王真與《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二、王真對《老子》“無爭”、“貴柔”等思想的轉化
  三、王真以《老子》言用兵之道
 第六節(jié) 杜光庭以三教思想釋《老》
  一、杜光庭的老學著作
  二、以三教思想解釋《老子》
  三、關于“煉心”的理論
  四、關于“煉形”的理論
第六章 宋元時期的老學
 第一節(jié) 思想研究的新變化
  一、思想研究的本體化傾向
  二、本體范疇的衍射與士大夫文化
  三、統(tǒng)治者的導向與思想家的分化
 第二節(jié) 老學研究概況
  一、《老子》研究者及其著作
  二、老學研究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jié) 王安石的老子論
  一、道之本末論”
  二、論道的性質
  三、相對統(tǒng)一的辯_i疋思想
  四、圣人有為成物論
 第四節(jié) 蘇轍的老子思想
  一、論道的性質
  二、論對道的認識
 第五節(jié) 朱熹的老學思想
  一、老子本意論:老子學術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老子體用論:虛靜無為的本質所在
  三、大道受生論:谷神玄牝受物生物
  四、批評與肯定兼顧的態(tài)度
  五、老子的道與朱子的理
 第六節(jié) 吳澄的老學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