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中日兩國小學社會課的比較研究:一個社會認識教育論的視角

中日兩國小學社會課的比較研究:一個社會認識教育論的視角

中日兩國小學社會課的比較研究:一個社會認識教育論的視角

定 價:¥38.00

作 者: 郭雯霞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學

ISBN: 9787105070701 出版時間: 2005-07-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8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將社會課視為新課程品德與社會的一種重要的傳統(tǒng)資源。從社會認識教育論的角度,挖掘“社會”學科自身所蘊涵的價值及豐富的經(jīng)驗資源,為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思考維度。對中日兩國小學社會課作出了歷史性、發(fā)展性的梳理,就小學社會課的建立與發(fā)展、基本原理、課程目標、知識基礎、教科書、教學等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比較分析。指出了社會課及影響社會課本質界定的內(nèi)在和外在特征與規(guī)律,以及社會課與人文社會科學的關系,尤其是國家、社會、公民等基本關系范疇在社會課中的邏輯體現(xiàn),豐富了我國社會課課程研究的理論,填補了比較教育在該領域研究的空白。并對我國新一輪基顧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綜合文科課程的建設、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建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作者簡介

  郭雯霞,山西人,女,1967年生。教育學博士。現(xiàn)就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綜合文科室,從事品德與社會教材的研制與開發(fā)工作。主要從事社會課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及中日兩國比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社會課范式(一):生成
第一節(jié) 社會課的生成條件——以國家和社會的相互關系為視角
一、國家與社會
二、知識與權力
第二節(jié) 中國社會課生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國民社會+公民社會
一、社會自我意識:國家和社會同構互解
二、民國:中國社會課的原創(chuàng)
三、現(xiàn)代中國:中國社會課的重建
第三節(jié) 日本社會課生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國民社會+市民社會
一、日本社會課生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二、日本小學社會課范式各階段歷史特性
小結
第二章 社會課范式(二):社會課教育的內(nèi)核
第一節(jié) 社會認識論——社會課教育的理論基礎
一、什么是社會
二、社會課教育的哲學基礎——社會認識論
三、社會認識的心理學思考
第二節(jié) 中國社會課的社會認識教育分析
一、1992年版《小學社會教學大綱》:以適應社會為核心的知識本位
二、2002年版《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以體驗和探究社會為核心的經(jīng)驗主義
第三節(jié) 日本社會課的社會認識教育分析
一、日本社會認識教育的提出
二、社會認識教育是市民素質形成的必要條件
三、如何進行市民素質培養(yǎng)
不結
第三章 社會課范式(三):知識基礎和結構
第一節(jié) 社會課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
一、社會課與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關系
二、中國:一種視角
三、日本:多元視角
四、反思與新視角
第二節(jié) 中日兩國小學社會課的結構分析
一、綜合課程意味著什么
二、中國小學社會課程結構特點:綜合主題式
三、日本小學社會課課程結構特點:社會領域系統(tǒng)合型
小結
第四章 中日小學社會課課程目標的比較與分析
第一節(jié) 課程目標研究的啟示與思考
一、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
二、課程目標研究的啟示
第二節(jié) 中國小學社會課課程標準文本分析
一、我國教育目的和課程目標準文本分析
二、中國建構期的小學社會課課程標準文本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日本小學社會課課程標準文本分析
一、日本教育目的和課程目標的特征
二、日本現(xiàn)行小學社會課程標準文本的特點
第四節(jié) 有關社會課課程目標的若干探討
一、課程目標的社會學視角分析
二、課程目標的文化學視角分析
……
第五章 中日小學社會課教科書的比較與分析
第六章 中日小學社會課教學的若干基本思考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