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活動是一種社會化活動,商業(yè)意識是一種社會文化意識,商人是社會成員之一,而各個國家的傳統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有區(qū)別的,且很難改變。這些決定了商人從商如果真想做強做大,就必須立足于本國文化,從傳統中吸取養(yǎng)分,從前輩商人成功的實踐中學習經驗謀略,從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本土化商人。有一點是勿庸置疑的,只有先本土化才能做起來,只有做起來之后才能談得上國際化。幸運的是,中化民族恰恰是一個傳統商業(yè)文化非常深厚的國度,歷史上富可敵國稱霸數百年的大商人大商幫很多很多,他們從商經商的智慧與謀略博大精深浩如煙海,后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們在社會變革中所起的歷史作用,絲毫不遜于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一個社會不能沒有商人,近現代社會更是如此。商人、商品和商業(yè)資本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積極因素。商人可以存在于任何社會微小的縫隙中,為自己開辟出一個活動的大天地,這種頑強的生命力遇到適當的機會便會勃發(fā)出旺盛的生機,以致在一定歷史時期里,商人可以產生壓倒一切的影響。”用這句話來詮釋中國商幫的發(fā)展歷程,非常合適。讓我們沿著歷史上十大商幫的興衰歷程,去思考他們百年稱霸之奧秘,并探尋現代商人做大做強之法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