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三言”作為一個整體,其基本特征是:它是“話本 ”和“擬話本”的合集。這是它不同于在它之前刊行的《六十家小說》為代表的話本集和在它之后刊行的《拍案驚奇》為代表的擬話本集的地方。在“三言”里,“話本”和“擬話本”雖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看起來親如一家,但它們卻來自不同的母體。前者孕育宋元以來的瓦舍文化,是瓦舍眾伎的一種,后者是晚明以來主情思潮的產物,是以教化蒼生為目的的文人作品,它“擬”話本,實在只算是借殼投生,和民間話本其實是貌似神離的。筆者認為,對話本與擬話本進行比較研究離不開其所根植的文化土壤,這是它們孕育而生的母體??傊P者對話本、擬話本特征的比較研究是著眼于全體的普遍性研究,希望讀者、評家不要將這些特征絕對化。講英語當然是英國人的特征之一,但并非說一口流利英語的都是英國人,所以希望讀者、評家也著眼于全體的普遍性,對筆者所論提出有益的補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