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作家柯巖、詩人胡笳主編的這部詩選,精選了300位詩人的400多篇膾炙人口的佳作,并插配了250幅精美版畫。全書按共和國歷史步履排列,以《詩人毛澤東》作為開篇,重現詩人們對歷史的見證,在平平仄仄中展示當代中國前進的軌跡。誦讀這部新詩選,猶如一部生動的詩體教科書,她讓年長者重溫激情燃燒的歲月,讓后來者懂得共和國走過的艱辛之路,在詩情畫意中升華著對共和國的愛,對歷史的尊重。本書前言去年,當代中國研究所的幾位同志來看我,說能不能幫他們搞一臺詩歌朗誦會?這可是我沒想到的,問怎么想起來要搞朗誦會呢?他們說:原來有多少好詩啊!現在怎么都聽不到了呢?到書店也找不到……比如《槍,給我吧》《向困難進軍》《柴達木小唱》;再比如“黃山松,我大聲為你呼好!”說著說著竟背誦起來,“槍給我吧/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槍!”//“車過鴨綠江/好像飛一樣/祖國,我回來了/祖國,我的親娘!”//“騎馬掛槍走天下/祖國到處都是家?!保拔易弑榱耍覐V大祖國的/每一個地方/啊,每一個地方/我的/每一個故鄉(xiāng)……”一剎時,剛解放時初升的太陽,共和國的黎明時光,上甘嶺的焦土、血衣,波濤萬頃海防線上的巡邏小分隊,皚皚雪原上的單身防空哨,祖國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都熱氣騰騰地齊現眼前;李季、阮章競、郭小川、張志民、公劉、張永枚、未央……好像也都帶著歌聲笑聲列隊大步走來……我的喉頭頓時哽住了,半晌才緩緩說出:“你們竟都記得。那會兒,你們都還戴著紅領巾吧?”他們高聲大嗓地笑了起來,笑著笑著眉頭皺起來了,說:“可現在的孩子,怎么老忙著追星呢?”哦?原來這些書齋里的學者也不是光埋頭做學問的,我的心一下子溫暖起來。是啊,小平同志早就說“這些年我們最大的失誤是教育。”誠哉斯言,痛哉斯言!那些歷史虛無主義像條條導火索一樣蜿蜒起伏、明明暗暗:一些“先鋒”、“精英”不但否定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說什么“如果不打這仗,不取消日租界,我們可能就和日本、臺灣一樣繁榮”了,說:“哪里有什么‘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全都是共產黨的宣傳?!闭f:“解放這么些年,都干什么了,就是斗!斗!斗!”“真有南京大屠殺嗎?就是真有,也可以不必再提了,影響投資環(huán)境嘛!”他們輕視勞動和奉獻,把解放軍、人民警察蔑稱為“傻大兵”、“馬路樁子”;放肆歪曲、丑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甚至迎合殖民心態(tài)地大肆宣揚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叫囂要“引進總理,改變人種”;有人居然說“怎么還老提‘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呢?就不能讓今天的孩子們活得輕松點!”于是立馬有專家、教授、名記公開提出“要重新評價抗美援朝”;要給汪精衛(wèi)翻案之類的言論和文章也赫然出臺。歌臺舞榭充斥著靡靡之音,文學、影視泛濫著享樂和戲說……無須諱言,革命征途上曾有過錯誤,有過曲折,但千百萬仁人志士為了建立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千百萬工、農、兵、知識分子滿腔熱情、奮不顧身地投身建設,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無數詩人也曾為這些傾心而歌,為什么我們就不該實事求是地把這一切指給孩子們看,講給他們聽呢?是的,革命前輩在廢墟上剛剛建立的新中國還滿身瘡痍,但這卻是一個結束了百年戰(zhàn)亂的、一個消除了軍閥割據實現了大陸真正統(tǒng)一、再沒有一兵一卒外國駐軍的中國;是一個不再屈辱挨打巍然屹立在東方獨立自主的中國;是一個在自己尚立足未穩(wěn),就讓美國在歷史上惟一一次沒有靠戰(zhàn)爭得逞的中國;一個完全不依靠外力自己制造出原子彈、導彈、人造衛(wèi)星的中國;一個被國際經濟學家計算基尼系數在3以下、分配公平的中國;一個被國際組織廉政評為廉潔指數在6以上,只有輕微腐敗(劉青山、張子善因貪污幾萬元被判了死刑)、全國人民意氣風發(fā)、廉潔奉公的中國;一個罕見假文憑、假學歷、假干部、假軍人、假警官、假成果、假廣告之類的光明磊落的誠信中國。且不說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發(fā)展、港澳回歸、神州五號沖天而起等等輝煌成就,僅就經濟增長的數字來看,從1949年建國開始,到毛澤東時代終結,就已經是:鋼129倍、石油726倍、發(fā)電量47倍、煤15倍、化肥874倍、水泥71倍……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一個不了解歷史的人,就絕不可能正確地認識現在和把握未來。孩子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老被歷史虛無主義的煙霧環(huán)繞和被某些“精英”有意或無意的誤導,實在不能不令人憂慮,以至中央重新鄭重發(fā)出了《關心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紅頭文件——在這樣的情況下,有條件能為年輕一代做點事,把歷史的腳步指給他們看,把被塵封了多年的某些詩歌重新讀給他們聽,就不但是我們這些年長者的責任,而且是幸福了。我怎么可能拒絕呢?于是立即商商量量著手準備,而且為了使影響深遠一點,還提出是否先出這本《與史同在》的詩歌選集?可是要想編好這本書,談何容易,新中國已經建立了半個多世紀了,各種資料浩如煙海。我不但需要一個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而且他還必須比我年輕,比我能干,比我更熟悉詩壇。我立即找到了胡笳同志,他不但具備上述的各種條件,還因為他前年剛和幾位朋友編了一本備受好評的《中外優(yōu)秀朗誦詩精萃》;還因為他比我更心系詩壇,對詩的癡情始終不改,詩心如昨。忙忙亂亂的一年多過去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說也罷。現在這本書終于呈現在讀者面前了。需要說明的只是兩點:(一)我們沒有按一般出合集的慣例在文后附作者簡歷。因為400多首詩、250余幅畫,將近300位詩人、200多位畫家的簡歷,我們從各種詞典上查是查到了,但體例不一,繁簡各異;有的只有生卒年月和短短幾篇詩名,有的卻連篇累牘洋洋大觀推崇備至。照登是不負責的,也是不公平的;而重新一一評介又是不可能的:因為許多詩人、畫家已離我們遠去了,還有不少的藝術家,因為現在思想的多元化而褒貶不同,有的甚至被妖魔化了……無論按什么觀點寫都容易引起爭端,沖淡或干擾本書編寫的初衷和主題。何況本書還選入了不少工農兵業(yè)余作者的詩,他們原來曾是我們共和國的熱情歌者和一道獨特的風景,可惜由于年代久遠,有關他們的許多選集已被封存在圖書館的倉庫深處,我們能借閱到的很少很少。現在找到的一些,不是從私人存書或筆記本里查到,就是從一些廠礦舊報上抄來,有的甚至是從評論文章里摘出來的。因此不但大多佚名,而且有的只能是集句。怎么去查找他們的名字呢?更何況是簡歷!這些令人尊重的普通勞動者,就像他們默默地把立體的詩行鐫刻在祖國大地上一樣,他們還默默地用崇高在叩擊我們的心靈之門。他們不但在物質上給了我們光明和溫暖,而且在精神上也在為我們驅寒和照明,正像他們的詩句中寫的那樣:“煤是我們的軀體/火是我們的心臟/電是我們的靈魂/光是我們的翅膀/燃燒自己把世界照亮/我們是新世紀的火鳳凰?!薄昂谏拿罕冢枪爬系膫髡f/黑色的巷道/是歷史的長河/捧出的是黑太陽/把黑的寂寞/揣在心窩/理想和信念/在黑色空間支撐著。”“我沉重,一切沉重的因我的沉重而輕盈/我寒冷,無限的熱能因我的寒冷而誕生?!边@些詩句是何等的好??!難道我們職業(yè)文藝家們就不能學學他們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不必時時處處留名、立傳,并為傳的長短、豐簡而計較或煩惱罷。好在讀者更注意的是詩本身,如果哪首詩或哪句詩打動了他的心、震撼了他的靈魂,他們就自會去追尋、去查找作者的,是不是呢?(二)我們也沒有按慣例在每篇文后注明發(fā)表年月日,這我想讀者就更容易理解了,因為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共和國幾十年的風雨雷電中,不少詩人的詩不是當時就能發(fā)表的。明明寫在很久以前,卻發(fā)表在很久以后,那么標明發(fā)表時間反而得為青年讀者加注。由于每個人的故事都很曲折,就是加了注也難免不易弄懂,何必又為此影響閱讀和審美的情趣呢?還是那句老話,既然是按共和國歷史的步履排列的,是詩人對歷史的見證,也就同樣“宜粗不宜細”了罷。何況,背叛傳統(tǒng),拋棄慣例,不也一直是“創(chuàng)新者”的追求么?想來對我們由于上述種種原因而不得不沖出樊籬的這兩小點“出新”,只要不心存偏見,也是不會苛求的罷?由于工程量大,更由于水平所限,錯誤和不足之處,一定很多。雖然一直在盡力尋找,遺珠之憾也在所難免。希望能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得到諒解;我們也一定會在聽到批評和指正后,有機會再版時進行補救。最后,我必須再次重復的是:如果沒有胡笳同志與我通力合作,沒有他任勞任怨的忘我工作;沒有當代中國研究所這些年輕同志做的許多細致和瑣碎的工作;沒有作家出版社所給的寬裕的工作條件;沒有這么多詩人和畫家的鼎力支持;就不會有這本書。走筆至此,我的感動實在是難以言表,請允許我在此再次向所有為此書灌注了心血、花費了勞動的同志和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