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狀態(tài)”,社會契約論傳統(tǒng)中的霍布斯、洛克、盧梭、康德都沒有給出過任何明確的解釋和說明。他們似乎沒有必要這樣做?或許!但在我們看來,我們必須把“自然狀態(tài)”這一假定背后更隱秘的問題揭示出來,否則,我們就很難搞清楚一百多年來我們的宇宙、我們的城邦、我們中國人究竟遭遇到了什么逼人的挑戰(zhàn)和命運。本書是在神義論(theodicy)和“無中生有”的創(chuàng)世論(Creationexnihilo)語境中對社會契約論的考察。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通過梳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斯多亞派以及新柏拉圖主義者普羅提諾的宇宙論,揭示出希臘宇宙論的共同特征及其神義論的辯護主題(惡)和辯護方式(審美);第二章以中世紀早期的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為個案,考察其審美的神義論與希臘宇宙論之間的關聯(lián);第三章則以中世紀晚期基督教唯意志論神學家鄧·司各特為個案線索,嘗試提出一種基督教的非教會、非末世信仰導向的僅有塵世制度旨趣的非審美的神義論;第四章探究社會契約論的問題意識及其應對方案以及其與神義論和創(chuàng)世論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