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漢語詞匯史,必須從先秦做起,專書詞匯的全面考察是這項工程的基石。其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散文,已由綱目式的《春秋》記錄發(fā)展為對成敗興亡的社會政治門爭的復雜曲折的記敘和對人物、事件栩栩如生的描寫,由用詞簡約、質樸無華的直陳發(fā)展為詞匯豐富、文質并茂的妙筆?!蹲髠鳌氛砹水敃r歷史散文的最高成就??梢哉f,如果沒有豐富發(fā)達的詞匯和相當精密的語法結構,要達到像《左傳》那樣“跌宕而不羣,縱橫而自得”、“著述罕聞,古今卓絕”(劉知幾《史通。雜說上》)的水平,是不可想象的。《左傳》一書居于“散文之宗”的特殊歷史地位,成為我國兩千多年來漢語書面語言基本格局的最大源頭。它在先秦經籍羣體中。字數最多,詞匯總量最大,不僅詞匯的涵蓋面廣,涉及到政治、軍事、經濟、天文、地理、科學技術、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等諸多領域,而且許多詞或詞的首見義可以從中找到源頭。例如,天使、天災、天道、元帥、將軍、口實、國士、國民、國法、外援、心腹、私仇、私欲、田賦、異心、瘧疾、紀律、糧食、藥物、制度、尋常、借口、舊怨、舊業(yè)、舊相識、親戚、親愛、親昵、解體、致敬、肄業(yè)、糾合、發(fā)泄、生殖、充斥、明察、馬路、負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