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攝影藝術電影與文學改編

電影與文學改編

電影與文學改編

定 價:¥30.00

作 者: (法)莫尼克·卡爾科-馬賽爾,(法)讓娜-瑪麗·克萊爾著;劉芳譯
出版社: 文化藝術出版社
叢編項: 電影叢書
標 簽: 影視藝術

ISBN: 9787503926433 出版時間: 200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7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在電影適合改編的情況下,修改會同時在數(shù)量與質量兩個范疇內進行。最初的作品通常經(jīng)歷了一個重新組織的工作,同時也表示了一個體系的全新狀態(tài)的出現(xiàn),而這個體系則是由小說和它們本身或它們適合于改編的條件組成的。這種演化是被一些關系所控制的,一般是一些與歷史背景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與潛在消費者群體之間的關系,以此展望電影產業(yè)的背景,把一部電影作品有所收益來作為改編的目標。當小說家們更加習慣于獨昌創(chuàng)作而他們的構思又非常差時,經(jīng)濟上的迫切要求就會大地影響電影的改編方式和技巧性策略。這也是電影為什么會受到譴責的原因,這些譴責是針對那些為了商業(yè)利益而制造出一些資女、制作快的二流電影的現(xiàn)象,引申開來說,也就是針對電影改編這種現(xiàn)象與電影編過程本身。

作者簡介

暫缺《電影與文學改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
一、改編是什么
二、電影作品的改編與文學作品的改編
上編 從文學作品到電影
第一章 法國電影改編的歷史發(fā)展
一、法國電影藝術家熱衷于把文學作品搬上銀幕的原因
二、對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的思考
三、有聲電影為法國電影改編引進了新鮮事物
四、讓·雷諾阿的個人藝術手法與改編文學著作的關系
五、戰(zhàn)后的文學性電影改變了改編的概念
六、歐洪許和博斯特對“文學性電影”的闡述
七、歐洪許和博斯特的獨創(chuàng)性
八、《鄉(xiāng)村牧師日記》改革了改編觀念
九、法國電影改編史的特殊重要性
第二章 電影改編作家對圖像和語方差別的認識
一、馬爾羅對電影感興趣的原因
二、改編《希望》
三、對華特·班杰明的反對
四、從電影對白編寫者到電影編劇的歷程
五、拍攝“隱蔽事物”的方法
六、科克托發(fā)現(xiàn)了新類型的神話
七、呈現(xiàn)在季奧諾作品中的改編理論
八、在《人世之歌》的敘述中的觀念改變
九、在場景中改變對世界的描繪
十、劇本的限制導致對白簡化
十一、季奧諾意識到攝像機適合于意義的傳送
十二、改編把季奧諾引向一項真正的娛樂工作
第三章 關于改編的社會批評理論
一、一個“患判斷錯誤癥的第三者”概念
二、改編是一種社會的文化的實踐
三、對鏡頭的時間與空間轉移的分析
四、由外觀鏡頭帶來的感受
五、明確處理言語意義上差距的辦法
六、在改編中把字面文化和文學作品區(qū)分開來
七、維斯康奇的攝像機解構托馬斯·曼的作品
八、文學作品的重建在威尼斯的描述中得以轉化
九、從對第三者的分析中了解電影事帶來的影響
十、社會評論突出圖像媒介帶來的事物
下編 從電影到文學作品;后現(xiàn)代的面貌
第一章 從電影到文學作品
第二章 后現(xiàn)代的面貌:通向片頭字幕以外的空間
結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