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

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

藏傳佛教與青藏高原

定 價:¥29.60

作 者: 尕藏加著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佛教

ISBN: 9787534356650 出版時間: 2004-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青藏高原與苯波教、佛教、藏傳佛教,介紹了青藏高原的人文地理背景、佛教的歷史進程、藏傳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發(fā)展,下編為藏傳佛教與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講述了藏傳佛教與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社會、社會發(fā)展的關(guān)系。

作者簡介

  尕藏加(Kal Sang Gyal),男,藏族,1959年11月4日生于中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興??h;1979年6月參加工作,在興??h檢察院任干事;1980年3月至1982年7月,在海南州委黨校學習;1982年9月考入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系;1986年7月畢業(yè),獲藏語言文學學士學位;通曉藏、漢兩種語言文字,兼懂英語;1986年7月進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藏傳佛教研究至今,先后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其間于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在西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任職工作3年,先后任院辦公室副主任、科研管理處副處長;1998年10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予的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稱號獎?,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員、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以漢、藏兩種文字出版發(fā)表的主要論著有:《人類奧秘大開放:藏傳佛教密宗》(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0月)、《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專著,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西藏宗教》(專著,五洲傳播出版社,2002年1月)、《吐蕃佛教:寧瑪派前史與密宗傳承研究》(專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11月)、《雪域的宗教》(專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以及《聯(lián)姻在吐蕃王朝中的政治作用》(漢文)、《聶赤贊普時期的宗教》(藏文)、《吐蕃佛教與西域》(漢文)、《論七赤贊普時期的宗教》(藏文)、《青海果洛宗教綜述》(漢文)、《論藏族人崇拜格薩爾王之現(xiàn)象》(藏文)、《藏族天葬起源窺測》(漢文,合作)。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編 青藏高原與苯波教、佛教、藏傳佛教.
第一章 人文地理背景
一、地理環(huán)境
二、苯波教文化
第二章 佛教的歷史進程
一、原始佛教時期
二、部派佛教時期
三、大乘佛教時期
四、佛教密宗時期
第三章 藏傳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發(fā)展
一、藏傳佛教的起源
二、藏傳佛教的形成
三、藏傳佛教的發(fā)展
下編 藏傳佛教與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
第四章 藏傳佛教與自然環(huán)境
一、藏傳佛教的宇宙結(jié)構(gòu)論對認識自然本質(zhì)的影響
二、從六道輪回的學說去理解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三、即身成佛論下產(chǎn)生的回歸自然的人生觀
四、普渡眾生論與對野生動物的愛惜
五、宗教泛神論與對山川湖泊的崇拜
六、萬物有靈論與對森林樹木的保護
七、天葬思想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奉獻精神
八、藏文石經(jīng)是一種宗教同大自然永存的信念
九、帳篷寺院是一種宗教與自然和諧的嘗試
第五章 藏傳佛教與社會經(jīng)濟
一、藏傳佛教對物質(zhì)世界的態(tài)度
二、宗教的“信仰主義”與經(jīng)濟的“理性主義”
三、宗教的“神圣性”與經(jīng)濟的“世俗性”
四、宗教道德與商人精神
五、宗教觀念與資源開發(fā)
六、寺院是高原居民“投資”的“高原金庫”
七、寺院經(jīng)濟消費與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
八、寺院既是“集市貿(mào)易”又是“高原城鎮(zhèn)”
第六章 藏傳佛教與社會發(fā)展
一、經(jīng)院教育與高原居民的文化素質(zhì)
二、僧侶集團與社會勞動力的比例失調(diào)
三、宗教世俗化問題
四、理性的宗教信仰
五、提倡宗教為現(xiàn)實社會服務
主要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