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高頻電子線路(第4版)

高頻電子線路(第4版)

高頻電子線路(第4版)

定 價:¥43.00

作 者: 張肅文主編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線路

ISBN: 9787040156058 出版時間: 200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300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為進一步適應電子技術的發(fā)展與教學的要求,本書第四版在第三版的基礎上,本著“打好基礎,精選內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學”的原則,進行了全面修訂。主要是刪除某些陳舊內容,適當增加某些新內容與集成電路;新增加了“信號分析”與“數字調制與解調”兩章。專業(yè)名詞在第一次出現時,加注了英文譯名。對習題答案作了進一步訂正。全書共13章,即:緒論,信號分析,選頻網絡,高頻小信號放大器,非線性電路、時變參量電路和變頻器,高頻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蕩器,參量現象與時變電抗電路,振幅調制與解調,角度調制與解調,數字調制與解調,反饋控制電路,頻率合成技術。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信息工程與通信工程專業(yè)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張肅文,1925年生,河北省正定縣人。1948年畢業(yè)于國立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以全院第一名成績于1946、1947連續(xù)兩學年度獲得院獎學金。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53年調至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1984年調回武漢大學。歷任兩校教授、無線電系系主任、學位與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電工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電子線路組委員;電子部無線電技術與信息系統(tǒng)教材編委會副主任兼電路與系統(tǒng)組長;湖北省暨武漢市通信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市科協(xié)榮譽委員等職。主要著作:《無線電原理》,《調速管原理》,《非線性振蕩引論》等。主編《低頻電子線路》,《高頻電子線路》等15《高頻電子線路》,總計約500萬字。其中《高頻電子線路》于1988年獲首屆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獎,1997年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40余篇。由于從事高??萍脊ぷ?0年,成績顯著,1990年獲國家教委表彰。1993年起,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緒論 1
§11 無線電通信發(fā)展簡史 1
§12 無線電信號傳輸原理 2
121 傳輸信號的基本方法 2
122 無線電信號的產生與發(fā)射 4
123 無線電信號的接收 7
§13 通信的傳輸媒質 9
參考文獻 13
第2章 信號分析 14
§21 信號的分類 14
§22 信號的分析方法 15
221 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示法 16
222 非周期信號的指數表示法——傅里葉變換方法 23
223 傅里葉變換的一些基本性質 30
§23 抽樣定理 35
§24 信號通過線性系統(tǒng)的傳輸 37
241 無失真?zhèn)鬏數臈l件 37
242 理想濾波器 38
243 信號傳輸的失真問題 40
§25 多址信號的傳輸 41
參考文獻 43
思考題與習題 43
第3章 選頻網絡 44
§31 串聯諧振回路 44
311 基本原理 44
312 串聯振蕩回路的諧振曲線和通頻帶 47
313 串聯振蕩回路的相位特性曲線 49
314 能量關系及電源內阻與負載電阻的影響 49
§32 并聯諧振回路 52
321 基本原理及特性 52
322 并聯振蕩回路的諧振曲線、相位特性曲線和通頻帶 56
323 信號源內阻和負載電阻的影響 57
324 低Q值的并聯諧振回路 58
§33 串、并聯阻抗的等效互換與回路抽頭時的阻抗變換 60
331 串、并聯阻抗的等效互換 60
332 并聯諧振回路的其他形式 61
333 抽頭式并聯電路的阻抗變換 62
§34 諧振回路的相頻特性——群時延特性 64
§35 耦合回路 66
351 互感耦合回路的一般性質 67
352 耦合振蕩回路的頻率特性 70
§36 濾波器的其他形式 75
361 LC集中選擇性濾波器 75
362 石英晶體濾波器 76
363 陶瓷濾波器 80
364 表面聲波濾波器 82
參考文獻 84
思考題與習題 85
第4章 高頻小信號放大器 88
§41 概述 88
§42 晶體管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與參數 91
421 形式等效電路(網絡參數等效電路) 91
422 混合π等效電路 94
423 混合π等效電路參數與形式等效電路y參數的轉換 95
424 晶體管的高頻參數 98
§43 單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 100
431 電壓增益 101
432 功率增益 103
433 通頻帶與選擇性 104
434 級間耦合網絡 106
§44 多級單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 109
§45 雙調諧回路諧振放大器 111
§46 諧振放大器的穩(wěn)定性與穩(wěn)定措施 114
461 諧振放大器的穩(wěn)定性 114
462 單向化 118
§47 諧振放大器的常用電路和集成電路諧振放大器 122
471 諧振放大器常用電路舉例 122
472 集成電路諧振放大器 125
§48 場效應管高頻小信號放大器 128
481 共源放大器 128
482 共柵放大器 129
483 共源-共柵級聯放大器 130
§49 放大器中的噪聲 131
491 內部噪聲的來源與特點 131
492 電阻熱噪聲 135
493 天線熱噪聲 138
494 晶體管的噪聲 138
495 場效應管的噪聲 140
§410 噪聲的表示和計算方法 142
4101 噪聲系數 142
4102 噪聲溫度 145
4103 多級放大器的噪聲系數 146
4104 靈敏度 147
4105 等效噪聲頻帶寬度 148
4106 減小噪聲系數的措施 149
參考文獻 151
思考題與習題 151
第5章 非線性電路、時變參量電路和變頻器 156
§51 概述 156
§52 非線性元件的特性 158
521 非線性元件的工作特性 158
522 非線性元件的頻率變換作用 160
523 非線性電路不滿足疊加原理 161
§53 非線性電路分析法 162
531 冪級數分析法 162
532 折線分析法 166
§54 線性時變參量電路分析法 168
541 時變跨導電路分析 168
542 模擬乘法器電路分析 169
543 模擬乘法器電路舉例 171
544 開關函數分析法 173
§55 變頻器的工作原理 175
§56 晶體管混頻器 178
§57 二極管混頻器 183
571 二極管平衡混頻器 184
572 二極管環(huán)形混頻器(雙平衡混頻器) 185
§58 差分對模擬乘法器混頻電路 188
§59 混頻器中的干擾 190
591 組合頻率干擾(干擾哨聲)和副波道干擾 190
592 交叉調制(交調) 191
593 互相調制(互調) 192
594 阻塞現象與相互混頻 193
595 克服干擾的措施 194
§510 外部干擾 195
5101 工業(yè)干擾 195
5102 天電干擾 197
參考文獻 197
思考題與習題 197
第6章 高頻功率放大器 204
§61 概述 204
§62 諧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06
621 獲得高效率所需要的條件 206
622 功率關系 211
§63 晶體管諧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線近似分析法 212
631 晶體管特性曲線的理想化及其解析式 212
632 集電極余弦電流脈沖的分解 214
633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動態(tài)特性與負載特性 216
634 各極電壓對工作狀態(tài)的影響 221
635 工作狀態(tài)的計算(估算)舉例 223
§64 晶體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頻特性 224
§65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電路組成 226
651 饋電線路 226
652 輸出、輸入與級間耦合回路 229
§66 丁類(D類)功率放大器 237
§67 戊類(E類)功率放大器 244
§68 寬帶高頻功率放大器 247
§69 功率合成器 255
691 功率合成與分配網絡應滿足的條件 255
692 功率合成(或分配)網絡原理 257
693 功率合成電路舉例 260
§610 晶體管倍頻器 262
附錄61 余弦脈沖系數表 265
參考文獻 271
思考題與習題 272
第7章 正弦波振蕩器 275
§71 概述 275
§72 LCR回路中的瞬變現象 276
§73 LC振蕩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79
§74 由正反饋的觀點來決定振蕩的條件 281
§75 振蕩器的平衡與穩(wěn)定條件 283
751 振蕩器的平衡條件 283
752 振蕩器平衡狀態(tài)的穩(wěn)定條件 286
§76 反饋型LC振蕩器線路 290
761 互感耦合振蕩器 291
762 電感反饋式三端振蕩器(哈特萊振蕩器)291
763 電容反饋式三端振蕩器(考畢茲振蕩器)293
764 LC三端式振蕩器相位平衡條件的判斷準則 293
§77 振蕩器的頻率穩(wěn)定問題 297
§78 石英晶體振蕩器 300
781 并聯諧振型晶體振蕩器 301
782 串聯諧振型晶體振蕩器 303
783 泛音晶體振蕩器 304
§79 負阻振蕩器 306
§710 幾種特殊振蕩現象 309
7101 寄生振蕩現象 309
7102 自偏壓建立過程與間歇振蕩現象 311
§711 集成電路振蕩器 314
§712 RC振蕩器 317
7121 RC相移振蕩器 318
7122 文氏電橋振蕩器 319
附錄71 隧道二極管簡介 323
附錄72 h參數等效電路 324
參考文獻 327
思考題與習題 328
第8章 參量現象與時變電抗電路 336
§81 概述 336
§82 參量放大器 336
821 變容二極管的非線性特性 336
822 參量放大的物理過程 337
823 非線性電抗元件中的能量關系 339
824 參量放大器的特性和運用范圍 342
§83 參量混頻器 342
831 參量混頻原理 342
832 參量混頻器電路 344
§84 參量倍頻器 344
841 變容二極管倍頻器 345
842 晶體三極管倍頻器 348
§85 參量自激現象及其消除 350
851 參量自激現象及其危害 350
852 參量自激原理和消除參量自激的方法 351
參考文獻 352
思考題與習題 352
第9章 振幅調制與解調 354
§91 概述 354
911 振幅調制簡述 354
912 檢波簡述 355
§92 調幅波的性質 357
921 調幅波的數學表示式與頻譜 357
922 調幅波中的功率關系 363
§93 平方律調幅 364
931 工作原理 364
932 平衡調幅器 365
§94 斬波調幅 366
941 工作原理 366
942 實現斬波調幅的兩種電路 369
§95 模擬乘法器調幅 370
§96 單邊帶信號的產生 373
961 單邊帶通信的優(yōu)缺點 373
962 產生單邊帶信號的方法 374
§97 殘留邊帶調幅 380
§98 高電平調幅 381
981 集電極調幅 381
982 基極調幅 382
§99 包絡檢波 383
991 包絡檢波器的工作原理 383
992 包絡檢波器的質量指標 384
§910 同步檢波 390
§911 單邊帶信號的接收 396
參考文獻 398
思考題與習題 398
第10章 角度調制與解調 401
§101 概述 401
§102 調角波的性質 403
1021 瞬時頻率與瞬時相位 403
1022 調頻波和調相波的數學表示式 404
1023 調頻波和調相波的頻譜和頻帶寬度 408
§103 調頻方法概述 414
1031 直接調頻原理 415
1032 間接調頻原理 415
§104 變容二極管調頻 416
1041 基本原理 416
1042 電路分析 418
§105 晶體振蕩器直接調頻 425
§106 間接調頻:由調相實現調頻 428
1061 調相的方法 428
1062 間接調頻的實現 433
§107 可變延時調頻 434
§108 相位鑒頻器 435
1081 相位鑒頻器的工作原理 435
1082 相位鑒頻器回路參數的選擇 438
§109 比例鑒頻器 440
§1010 其他形式的鑒頻器 444
10101 脈沖計數式鑒頻器 444
10102 符合門鑒頻器 446
附錄101 將(1+mcosΩt)γ展開成泰勒級數 450
附錄102 頻偏較大時變容二極管調頻電路的分析 451
附錄103 式(10816)的推導 452
參考文獻 453
思考題與習題 453
第11章 數字調制與解調 457
§111 概述 457
§112 振幅鍵控 459
§113 移頻鍵控 460
§114 移相鍵控 463
1141 二相移相鍵控 463
1142 四相移相鍵控 466
1143 移相鍵控與移頻鍵控的簡單比較 468
§115 正交調幅與解調 469
§116 其他形式的數字調制 470
1161 時頻調制 470
1162 時頻相調制 471
參考文獻 471
思考題與習題 471
第12章 反饋控制電路 472
§121 自動增益控制(AGC) 472
§122 自動頻率微調(AFC) 475
§123 鎖相環(huán)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479
§124 鎖相環(huán)路各部件及其數學模型 480
1241 鑒相器 481
1242 低通濾波器 487
1243 壓控振蕩器(VCO) 489
1244 鎖相環(huán)路的數學模型 490
§125 鎖相環(huán)路的分析 492
1251 一階鎖相環(huán)路 492
1252 二階鎖相環(huán)路 500
§126 集成鎖相環(huán) 505
§127 鎖相環(huán)路的應用簡介 508
1271 窄帶跟蹤接收機(鎖相接收機) 509
1272 鎖相環(huán)路的調頻與解調 510
1273 調幅信號的解調 513
1274 振蕩器的穩(wěn)定與提純 513
1275 倍頻器與分頻器 513
1276 相關應答器 515
附錄121 一階環(huán)路方程的解(只求鎖定狀態(tài)) 516
附錄122 一階環(huán)路在小擾動下的捕捉時間 518
參考文獻 518
思考題與習題 519
第13章 頻率合成技術 521
§131 頻率合成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521
§132 頻率直接合成法 526
1321 非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526
1322 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526
1323 頻率漂移抵消法(外差補償法) 529
§133 頻率間接合成法(鎖相環(huán)路法) 530
1331 脈沖控制鎖相法 531
1332 采用吞脈沖可變分頻器的頻率合成器 531
1333 間接合成制加減法降頻(模擬鎖相環(huán)路法) 533
1334 間接合成制除法降頻(數字鎖相環(huán)路法) 536
§134 集成頻率合成器 543
參考文獻 544
思考題與習題 544
習題答案 545
符號表 551
名詞索引 56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