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LinuxRed Hat Linux 9系統(tǒng)管理

Red Hat Linux 9系統(tǒng)管理

Red Hat Linux 9系統(tǒng)管理

定 價:¥48.00

作 者: 朱居正,高冰等編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UNIX操作系統(tǒng) Linux

ISBN: 9787302078128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51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Linux是一個優(yōu)秀的操作系統(tǒng),它支持多用戶、多進程及多線程,實時性好,功能強大而穩(wěn)定。同時,它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涂梢浦殘?。Xinux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其強大的服務器功能,正因此如此,在網(wǎng)絡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它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一些大型的網(wǎng)絡及網(wǎng)站服務器,都是建立在Linux平臺上的。RedHatLinux,俗稱紅帽子,是目前流行最廣的Linux發(fā)行版,RedHatLinux9是目前的最高版本。本書以RedHatLinux9為例,對Linux進行了全面且重點的介紹。本書從RedHatLinux9的安裝與配置入手,全面介紹了Linux下的各種常用命令,并在深入剖析GNOME桌面環(huán)境、用戶賬號、系統(tǒng)監(jiān)視和進程管理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Linux系統(tǒng)下各種服務器如DNS、DHCP、NFS、Samba、FTP、WWW、Mail、News、Proxy、MySQL和PostgreSQL等的配置和管理,以及網(wǎng)絡安全技術等知識。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圖文并茂,實用性強。無論是簡單的Linux命令和系統(tǒng)管理,還是較難懂的服務器配置,都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并配以簡單明了的圖片進行介紹,力求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同時,本書還穿插了筆者在實際應用Linux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經(jīng)驗。本書內(nèi)容詳盡,結構清晰,語言簡練,實例眾多,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師生學習Linux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Linux網(wǎng)絡系統(tǒng)管理和服務器架設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Red Hat Linux 9系統(tǒng)管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Linux簡介及安裝

第1章 為什么使用Red Hat Linux

1.1 Linux的歷史
1.2 其他的Linux版本
1.3 Red Hat Linux的優(yōu)勢
1.4 為什么選擇Linux作為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
1.5 如何獲得Red Hat Linux 9安裝軟件

第2章 安裝過程和基本配置

2.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2.1.1 硬件需求
2.1.2 光盤啟動安裝
2.1.3 選擇安裝類型
2.2 安裝Red Hat Linux 9
2.2.1 圖形化安裝界面
2.2.2 文本模式安裝界面
2.2.3 啟動安裝程序
2.2.4 選擇一種安裝方法
2.2.5 從光盤安裝
2.2.6 從硬盤安裝
2.2.7 網(wǎng)絡安裝的準備工作
2.2.8 通過NFS安裝
2.2.9 通過FTP安裝
2.2.10 通過HTTP安裝
2.2.11 Red Hat Linux 9安裝正式開始
2.2.12 語言選擇
2.2.13 鍵盤選擇
2.2.14 鼠標配置
2.2.15 選擇安裝還是升級
2.2.16 安裝類型
2.2.17 磁盤分區(qū)設置
2.2.18 磁盤自動分區(qū)
2.2.19 為用戶的系統(tǒng)分區(qū)
2.2.20 引導裝載程序配置
2.2.21 網(wǎng)絡配置
2.2.22 防火墻配置
2.2.23 語言支持的選擇
2.2.24 時區(qū)配置
2.2.25 設置根口令
2.2.26 驗證配置
2.2.27 軟件包的選擇
2.2.28 準備安裝
2.2.29 安裝軟件包
2.2.30 創(chuàng)建安裝盤
2.2.31 視頻卡的配置
2.2.32 X配置—顯示器的配置和定制
2.2.33 安裝完成
2.3 卸載Red Hat Linux 9
2.4 與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并存
2.4.1 與Windows 98的并存
2.4.2 與Windows NT的并存
2.5 安裝Red Hat Linux 9的常見問題處理
2.5.1 無法引導Red Hat Linux
2.5.2 安裝起始部分的問題
2.5.3 安裝過程中的問題
2.5.4 安裝后的問題

第2部分 系統(tǒng)管理

第3章 開、關機過程控制

3.1 系統(tǒng)啟動文件:/etc/rc.d
3.2 引導系統(tǒng)
3.3 登錄、注銷、關機和遠程登錄
3.3.1 文本模式下登錄系統(tǒng)的login命令
3.3.2 注銷系統(tǒng)的logout命令
3.3.3 關機或進入單人維護模式的shotdown命令
3.3.4 重新啟動計算機的reboot命令
3.3.5 遠程登錄的rlogin命令
3.4 文本模式與X Window System模式相互切的

第4章 配置Window System及外部設備

4.1 什么是XFree86
4.2 配置XFree86
4.3 使用圖形化配置工具
4.4 X Window System命令和配置文件
4.5 設備文件
4.6 打印機的安裝、配置和管理
4.6.1 打印機的安裝和配置
4.6.2 使用打印機管理器Print Manager
4.7 聲卡的安裝
4.8 網(wǎng)卡的安裝
4.8.1 網(wǎng)卡安裝的基本方法
4.8.2 雙網(wǎng)卡的安裝

第5章 GNOME

5.1 GNOME操作界面
5.2 GNOME桌面環(huán)境
5.3 窗口管理器
5.4 GNOME文件管理器
5.5 GNOME的控制面板和主菜單
5.6 終端窗口:Xterm
5.7 GNOME的配置:控制中心
5.8 添加/刪除應用程序
5.9 GNOME下的應用軟件
5.9.1 壓縮及解壓縮軟件
5.9.2 辦公應用軟件
5.9.3 圖形軟件和圖像大師
5.9.4 文本編輯器
5.9.5 多媒體播放軟件
5.9.6 瀏覽器
5.10 GNOME下的游戲

第6章 文件系統(tǒng)與安全

6.1 系統(tǒng)的目錄
6.2 文件系統(tǒng)的結構
6.3 設置文件/目錄訪問權限
6.3.1 權限的意義
6.3.2 使用文件管理器來改變文件/目錄的權限
6.3.3 使用chmod和數(shù)字改變文件/目錄的訪問權限
6.3.4 使用命令chown文件/目錄的所有權
6.4 鏈接與符號鏈接
6.4.1 建立鏈接
6.4.2 符號鏈接

第7章 Linux的常用命令

7.1 文件和目錄操作的基本命令
7.2 文件壓縮和有關歸檔的命令
7.3 針對文件系統(tǒng)的命令
7.4 與DOS兼容的命令
7.5 與系統(tǒng)管理相關的命令
7.6 用戶管理命令
7.7 網(wǎng)絡管理命令
7.8 進程管理命令
7.9 shell命令
7.10 與打印有關的命令

第3部分 用戶管理、進程管理和網(wǎng)絡管理

第8章 用戶管理

8.1 系統(tǒng)管理員帳號
8.1.1 設置root帳號的密碼
8.1.2 只允許root登錄
8.2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用戶
8.2.1 創(chuàng)建新的用戶帳號
8.2.2 停用與刪除用戶帳號
8.2.3 使用groupadd、groupmod和groupdel管理組
8.3 使用Red Hat用戶管理器管理用戶
8.4 用戶磁盤空間管理
8.4.1 命令行管理方式
8.4.2 圖形化管理工具

第9章 系統(tǒng)監(jiān)視及進程管理

9.1 查看登錄的用戶
9.1.1 查看用戶的行為
9.1.2 查看個別用戶
9.2 系統(tǒng)監(jiān)視
9.2.1 使用top命令
9.2.2 使用系統(tǒng)監(jiān)視器
9.3 進程管理
9.3.1 用ps獲得進程狀態(tài)
9.3.2 刪除進程的命令
9.3.3 控制進程的優(yōu)先級
9.4 日志文件管理
9.4.1 配置syslog
9.4.2 系統(tǒng)日志的圖形化管理

第10章 TCP/IP網(wǎng)絡規(guī)劃及管理

10.1 TCP/IP網(wǎng)絡基礎
10.2 網(wǎng)絡類型及拓撲結構
10.2.1 網(wǎng)絡類型
10.2.2 網(wǎng)絡拓撲結構
10.3 IP分類
10.4 TCP/IP配置文件
10.4.1 /etc/hosts文件
10.4.2 /etc/networks文件
10.4.3 /etc/hostmame文件
10.4.4 /etc/services文件
10.4.5 /etc/protocols文件
10.5 TCP/IP網(wǎng)絡管理
10.5.1 網(wǎng)絡接口管理和路由
10.5.2 監(jiān)視網(wǎng)絡
10.6 組網(wǎng)目標分析
10.6.1 服務類型分析
10.6.2 用戶分析

第4部分 Red Hat Linux 9下的各種服務器配置

第11章 DNS服務器配置

11.1 DNS的基本知識
11.1.1 NDS的特征和組成
11.1.2 DNS的層次結構與域名分配
11.1.3 DNS的查詢過程
11.1.4 Linux上DNS的分類
11.1.5 架設DNS服務器應具備的條件
11.2 獲取和安裝軟件包
11.3 配置DNS服務器
11.3.1 相關文件
11.3.2 named.conf
11.3.3 資源記錄
11.3.4 區(qū)域文件
11.3.5 緩沖器文件
11.3.6 子域和從DNS服務器
11.3.7 配置實例
11.4 圖形化配置工具
11.5 常見問題處理

第12章 DHCP服務器及PPP服務器的配置

12.1 DHCP服務器的配置
12.1.1 DHCP服務器的基本知識
12.1.2 客戶端安裝與設置
12.1.3 配置DHCP服務器
12.2 點對點服務與配置
12.2.1 PPP協(xié)議
12.2.2 連接前的準備工作
12.2.3 配置PPP服務器
12.2.4 使用Modem上網(wǎng)

第13章 Samba服務器配置

13.1 Samba Server簡介及安裝
13.2 smb.conf文件詳解
13.3 4種級別的Samba服務器配置方法
13.3.1 share級配置方法
13.3.2 user級配置方法
13.3.3 server級配置方法
13.3.4 使Samba加入NT域
13.4 啟動、停止和重啟Samba服務器
13.5 本機Windows分區(qū)和Linux分區(qū)資源互訪
13.6 Samba相關命令和程序
13.7 設置Samba網(wǎng)絡打印機
13.8 Samba服務器的圖形化配置方法

第14章 NFS服務器配置

14.1 NFS的基本知識
14.2 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
14.3 配置NFS服務器
14.3.1 直接修改/etc/exports文件
14.3.2 用exportfs命令來更改設置
14.4 配置NFS客戶端
14.4.1 用mount命令掛載
14.4.2 編輯/etc/fstab文件
14.5 網(wǎng)絡信息服務(NIS)
14.6 常見問題處理
14.6.1 客戶端在掛載服務器時出現(xiàn)的問題
14.6.2 mount問題
14.6.3 客戶端常見出錯信息
14.7 圖形化配置方法

第15章 Proxy服務器配置

15.1 Squid簡介
15.2 配置Squid Server
15.2.1 安裝Squid軟件
15.2.2 快速配置Squid Server
15.2.3 建立置換目錄與啟動Squid Server
15.3 Squid Server的安全性控制
15.4 改善Proxy服務器的性能
15.4.1 Proxy Server緩沖器
15.4.2 Squid.conf文件的常用設置
15.5 在客戶端使用Squid服務器
15.5.1 在IE瀏覽器設置
15.5.2 在Linux瀏覽器中設置
15.6 設置Squid服務器自動取回數(shù)據(jù)
15.6.1 設置高速取回數(shù)據(jù)
15.6.2 設置定時取回網(wǎng)站中的數(shù)據(jù)

第16章 WWW服務器配置

16.1 Apache的獲取和安裝
16.2 配置Apache Server
16.2.1 配置httpd.conf文件
16.2.2 Web目錄配置
16.2.3 訪問控制
16.2.4 URL路徑名設置
16.2.5 MIME類型
16.2.6 測試Apache服務器
16.2.7 驗證Web用戶
16.2.8 關于CGI腳本
16.3 SSI/XSSI
16.4 虛擬主機
16.4.1 基于IP地址的虛擬主機
16.4.2 基于名稱的虛擬主機
16.4.3 動態(tài)虛擬主機
16.5 啟動和運行Apache
16.5.1 啟動和關閉httpd
16.5.2 啟動系統(tǒng)時自動運行httpd
16.6 用戶的個人網(wǎng)站管理
16.7 管理日志文件
16.8 圖形化配置工具
16.9 Web服務器安全—SSL

第17章 FTP服務器配置

17.1 FTP服務器的安裝與啟動
17.2 配置vsFTPd服務器
17.2.1 vsftpd.conf文件的配置
17.2.2 vsftpd.ftpusers文件的配置
17.2.3 vsftpd.user_list文件
17.2.4 相關的FTP命令
17.3 配置WU-FTPD服務器
17.3.1 配置ftpaccess.conf文件
17.3.2 ftpusers文件的配置
17.3.3 管理日志文件xferlog
17.4 賦予某個用戶FTP權限但禁止Telnet功能的方法

第18章 Mail服務器配置

18.1 郵件系統(tǒng)工作程序
18.1.1 在內(nèi)部網(wǎng)絡中傳送E-mail
18.1.2 傳送E-mail到外部網(wǎng)絡
18.2 郵件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18.3 配置Sendmail Server
18.3.1 安裝與啟動Sendmail
18.3.2 設置帳號別名
18.3.3 郵件存放位置與郵件結構
18.3.4 處理未寄出的信
18.4 建立POP郵件服務
18.4.1 安裝POP服務器
18.4.2 配置POP服務器
18.4.3 配置SMTP/POP郵件客戶
18.5 沒有域名的收信方法

第19章 News服務器配置

19.1 News傳送方式
19.2 安裝News服務器
19.3 設置相關文件
19.3.1 設置inn.conf文件
19.3.2 設置expire.ctl文件
19.3.3 設置storage.conf文件
19.3.4 設置newsfeeds文件
19.3.5 設置其他相關配置文件
19.4 檢查設置情況及啟動INN daemon
19.5 管理本機的新聞組
19.6 設置客戶端新聞閱讀程序
19.7 News服務器日常管理
19.7.1 討論信件存放的位置
19.7.2 設置定時處理

第5部分 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

第20章 MySQL數(shù)據(jù)庫配置與管理

20.1 Linux下的數(shù)據(jù)庫
20.1.1 數(shù)據(jù)庫總體性能評價
20.1.2 基于Web的數(shù)據(jù)庫平臺
20.1.3 Linux下常見的數(shù)據(jù)庫平臺
20.2 MySQL簡介
20.3 安裝、配置MySQL
20.3.1 獲得、安裝MySQL
20.3.2 測試MySQL
20.4 MySQL的常用命令
20.5 用戶管理
20.5.1 GRANT和REVOKE的相關參數(shù)
20.5.2 用GRANT授權
20.5.3 撤權和刪除用戶
20.6 在MySQL中修改密碼及設置訪問限制
20.6.1 在MySQL中修改密碼的方法
20.6.2 在MySQL中設置訪問限制的方法
20.7 MySQL數(shù)據(jù)庫的備份和恢復
20.7.1 MySQL數(shù)據(jù)庫備份的方法和原則
20.7.2 使用MySQLdump備份數(shù)據(jù)庫
20.7.3 直接復制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備份
20.7.4 用備份恢復數(shù)據(jù)
20.7.5 恢復整個數(shù)據(jù)庫
20.7.6 恢復單個表
20.8 MySQL的安全性
20.8.1 內(nèi)部安全性—保證數(shù)據(jù)目錄訪問的安全
20.8.2 外部安全性—保證網(wǎng)絡訪問的安全
20.9 MySQL在網(wǎng)站中的應用
20.9.1 MySQL相關函數(shù)
20.9.2 PHP的ODBC函數(shù)
20.9.3應用實例

第21章 PostgreSQL數(shù)據(jù)庫配置與管理

21.1 PostgreSQL數(shù)據(jù)庫簡介
21.1.1 PostgreSQL的特點
21.1.2 PostgreSQL中的成員
21.2 PostgreSQL的工作原理
21.3 架設PostgreSQL Server
21.3.1 安裝PostgreSQL
21.3.2 設置PostgreSQL
21.3.3 測試PostgreSQL Server
21.3.4 設置自啟動PostgreSQL Server
21.4 數(shù)據(jù)庫管理
21.4.1 啟動、停止、查看狀態(tài)以及重新啟動PostgreSQL Server
21.4.2 新增與刪除數(shù)據(jù)庫用戶
21.4.3 新增與刪除數(shù)據(jù)庫
21.4.4 設置數(shù)據(jù)庫的存儲位置
21.5 使用psql訪問數(shù)據(jù)庫
21.5.1 psql命令行操作
21.5.2 用psql命令訪問數(shù)據(jù)庫
21.5.3 對數(shù)據(jù)庫操作的簡單范例
21.6 數(shù)據(jù)庫的備份和恢復
21.7 ODBC接口
21.8 系統(tǒng)管理
21.8.1 安全性
21.8.2 用戶認證
21.8.3 以主機為基礎的訪問控制
21.8.4 認證方法
21.8.5 訪問控制
21.8.6 安全TCP/IP連接
21.9 在Windows下訪問PostgreSQL Server
21.9.1 安裝Tcl/TK
21.9.2 安裝PgAccess
21.9.3 執(zhí)行PgAccess
21.10 常見問題處理
21.10.1 postmaster啟動失敗
21.10.2 客戶端連接問題

第22章 PHP語言

22.1 PHP概述
22.1.1 PHP的歷史
22.1.2 PHP的特點
22.2 PHP的獲取與安裝
22.3 php.ini配置選項詳解
22.4 編寫PHP程序
22.4.1 最簡單的PHP程序
22.4.2 PHP嵌入HTML的方法
22.5 PHP中的函數(shù)和類
22.5.1 PHP中的函數(shù)及類概述
22.5.2 Apache服務器專用函數(shù)
22.5.3 網(wǎng)絡函數(shù)庫
22.5.4 ODBC數(shù)據(jù)庫連接函數(shù)庫
22.5.5 PostgreSQL數(shù)據(jù)庫函數(shù)庫
22.6 PHP典型編程實例
22.6.1 計數(shù)器
22.6.2 投票程序

第23章 Apache+PHP+MySQL/PostgreSQL快速安裝

23.1 Apache+PHP4+MySQL的快速安裝與設置
23.1.1 下載軟件
23.1.2 安裝步驟
23.2 Apache+PHP4+PostgreSQL的快速安裝和設置
23.2.1 PostgreSQL的安裝和設置
23.2.2 Apache+PHP4的安裝和設置

第6部分 網(wǎng)絡安全及技術

第24章 網(wǎng)絡安全

24.1 網(wǎng)絡安全體系結構
24.1.1 網(wǎng)絡安全簡介
24.1.2 網(wǎng)絡安全5層體系
24.1.3 網(wǎng)絡層的安全性
24.1.4 系統(tǒng)的安全性
24.1.5 用戶的安全性
24.1.6 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24.1.7 數(shù)據(jù)的安全性
24.2 網(wǎng)絡安全的特征及不同環(huán)境的網(wǎng)絡安全
24.2.1 網(wǎng)絡安全的特征
24.2.2 主要的網(wǎng)絡安全威脅
24.2.3 不同環(huán)境和應用中的網(wǎng)絡安全
24.3 網(wǎng)絡安全策略
24.3.1 物理安全策略
24.3.2 訪問控制策略
24.3.3 防火墻控制
24.3.4 信息加密策略
24.3.5 網(wǎng)絡安全管理策略
24.4 網(wǎng)絡安全和系統(tǒng)安全的主要薄弱環(huán)節(jié)
24.4.1 軟件自身安全性差
24.4.2 安全策略不當
24.4.3 缺乏安全意識

第25章 網(wǎng)絡安全技術

25.1 口令攻擊和保護
25.1.1 口令攻擊的手段
25.1.2 口令的取值范圍
25.1.3 幾種口令解密程序
25.2 緩沖區(qū)溢出
25.3 網(wǎng)絡端口攻擊和安全
25.3.1 IP Spoofing
25.3.2 TCP端口的檢測
25.3.3 嗅探器(Sniffer)
25.4 特洛伊木馬
25.4.1 特洛伊程序的定義
25.4.2 特洛伊程序的種類
25.4.3 特洛伊木馬防御原理
25.5 掃描器
25.5.1 掃描器介紹
25.5.2 網(wǎng)絡應用程序和掃描器
25.5.3 掃描器的種類
25.6 防火墻技術
25.6.1 防火墻的概念和組成
25.6.2 防火墻的各種類型
25.6.3 防火墻的安全意義
25.7 IP偽裝技術
25.8 局域網(wǎng)安全防范技術
25.8.1 網(wǎng)絡分段
25.8.2 以交換式集線器代替共享式集線器
25.8.3 VLAN的劃分
25.9 廣域網(wǎng)安全技術
25.9.1 加密技術
25.9.2 VPN技術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