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能源地質學

能源地質學

能源地質學

定 價:¥33.80

作 者: 陳家良等編著
出版社: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
標 簽: 能源

ISBN: 9787810708609 出版時間: 2005-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1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教材主要闡述化石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的形成過程,物質組成和性質、分類和利用,含煤、含油氣沉積體系的巖性、巖相特征,煤油氣藏的形成、運移、儲集及變化,時空分布規(guī)律及控制因素,煤油氣資源的評價方法。對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水力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氫能等的基本知識也作了簡單的介紹。本書可作為地質工程專業(yè)(特別是化石能源地質方向)學生的專業(yè)課教材,有關的地質專業(yè)人員也可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能源地質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沉積有機質的形成與聚集
 第一節(jié) 沉積有機質的成因 
  一、 沉積有機質的來源
  二、 生物解剖結構與化學組成
  三、 生物質向沉積有機質的轉化  
 第二節(jié) 近現(xiàn)代沉積有機質的物質組成
  一、 沉積有機質的三重屬性
  二、 腐植酸的化學組成
  三、 可抽提瀝青的化學組成
 第三節(jié) 沉積有機質的聚集
  一、 陸地與海洋的沉積環(huán)境組合
  二、 泥炭的聚集環(huán)境
  三、 分散有機質的沉積分配
  四、 沉積有機質的分布
第二章 沉積有機質的物質組成
 第一節(jié) 煤的物質組成
  一、 煤的巖石組成
  二、 煤的化學組成
 第二節(jié) 石油、天然氣和油頁巖的物質組成
  一、 分散有機質的分類和有機質的類型
  二、 石油的化學組成
  三、 天然氣的物質組成
  四、 油頁巖的物質組成
第三章 沉積有機質的性質和利用
 第一節(jié) 煤的性質和利用
  一、 煤的物理性質
  二、 煤的化學工藝性質
  三、 煤的分類
  四、 煤的用途及對煤質的要求
 第二節(jié) 石油、天然氣和油頁巖的性質和利用
  一、 石油的性質
  二、 石油的工業(yè)利用
  三、 天然氣的性質
  四、 天然氣的利用
  五、 油頁巖的性質和利用
第四章 沉積有機質的演化作用
 第一節(jié) 演化的階段與標志
  一、 沉積有機質演化階段
  二、 沉積有機質演化標志
  三、 沉積有機質演化躍變
 第二節(jié) 演化的產(chǎn)物
  一、 固態(tài)有機質產(chǎn)物
  二、 流體有機質產(chǎn)物
 第三節(jié) 演化的地質-地球化學機理
  一、 沉積有機質演化的地球化學機理
  二、 沉積有機質演化的反應動力學模型
  三、 沉積有機質演化的地質因素
 第四節(jié) 沉積有機質的演化類型
  一、 沉積有機質的深成演化作用
  二、 沉積有機質的巖漿熱演化作用
  三、 沉積有機質的動力演化作用
第五章 煤層和油氣藏的形成和變化
 第一節(jié) 成油、氣、煤的沉積體系
  一、 能源資源與沉積體系概述
  二、 沖積扇沉積體系
  三、 河流沉積體系
  四、 湖泊沉積體系
  五、 三角洲沉積體系
  六、 濱海帶、淺海帶各種沉積體系
  七、 深海沉積體系
 第二節(jié) 煤層的形成和變化
  一、 煤層的形成和煤層的特征
  二、 煤層厚度和形態(tài)變化及其控制因素
 第三節(jié) 油氣藏的形成、運移和聚集
  一、 油氣的儲集層與生、儲、蓋組合
  二、 油氣的運移與圈閉
  三、 油氣藏的形成與類型
第六章 能源資源聚集分布及能源盆地
 第一節(jié) 地殼中煤、油、氣聚集的控制因素
  一、 控制能源資源聚集的地質因素
  二、 煤、油、氣資源在地質歷史中的分布
 第二節(jié) 能源盆地
  一、 能源資源的聚集盆地及其特征
  二、 能源資源聚集盆地的分類
 第三節(jié) 盆內結構與盆地演化
  一、 盆內結構
  二、 盆地的超覆擴張和退縮分化
  三、 盆地的側向遷移
  四、 盆地的反轉
第七章 化石能源礦產(chǎn)資源評價
 第一節(jié) 化石能源礦產(chǎn)資源特點與評價理論
  一、 化石能源礦產(chǎn)資源評價的基本特點
  二、 化石能源礦產(chǎn)資源評價的理論基礎
  三、 化石能源礦產(chǎn)評價一般流程
 第二節(jié) 區(qū)域煤炭資源綜合評價
  一、 煤炭資源綜合評價參數(shù)體系
  二、 區(qū)域煤炭資源綜合評價模型
  三、 區(qū)域煤炭資源綜合評價結果
 第三節(jié) 常規(guī)石油、天然氣資源綜合評價
  一、 油氣資源評價內容與流程
  二、 油氣資源量評價方法
  三、 油氣地質風險分析
 第四節(jié) 煤層氣資源地質評價
  一、 評價參數(shù)體系
  二、 煤層氣資源量估算方法
  三、 煤層氣資源綜合地質評價
第八章 其他能源資源
 第一節(jié) 太陽能
  一、 太陽能概況
  二、 我國的太陽能資源
  三、 太陽能的利用
 第二節(jié) 地熱能
  一、 地熱概述
  二、 地熱的幾個基本概念
  三、 我國地熱資源的分布
  四、 地熱資源的評價概述
 第三節(jié) 核能
  一、 核能概述
  二、 核能的釋放和核燃料的使用
  三、 裂變核燃料資源
 第四節(jié) 水力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
  一、 水力能
  二、 風能
  三、 生物質能
  四、 氫能
參考文獻
圖版及圖版說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