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氫能:21世紀的綠色能源

氫能:21世紀的綠色能源

氫能:21世紀的綠色能源

定 價:¥58.00

作 者: 毛宗強編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可持續(xù)能源叢書
標 簽: 能源

ISBN: 9787502560393 出版時間: 200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4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21世紀可持續(xù)能源的叢書》之一。氫能作為21世紀的綠色能源,由于其清潔,便于儲存和資源豐富的特點,在未來可持續(xù)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書收集了氫的基本數(shù)據(jù)和最新研究發(fā)展的成果,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氫能的方方面面。包括開發(fā)氫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氫的基本性質;氫的各種制取和純化方法;氫的儲存和運輸;氫在內燃機車、火箭、汽車、船舶、交通工具以及以氫為動力的燃料電池等方面的應用前景。本書可供從事氫能研究的化學、化工、材料學與工程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的教師、研究生參考,也適用于從事能源領域的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及一般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1947年生,江蘇淮陰人。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化工系,1984年赴意大利進修能源計劃與管理,1989年赴英國帝國理工(Im-perial.College)和布拉德福德(Brad-ford)大學留學,1993年獲英國Bradford大學化工系工學博士學位。毛宗強一直從事與化學工程有關的科研工作,1994年以后開拓了氫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納米碳儲氫、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和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新領域的研究并取得成果。發(fā)表論文10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多部。現(xiàn)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973項目)氫能首席科學家。任國際氫能學會理事,中國太陽能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太陽能學會氫能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工學會氫能發(fā)電裝置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等職。同時還是世界環(huán)境基金(GEF)技術顧問,國際能源署(IEA)氫能協(xié)作組中國觀察員。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1
11 化石能源短缺與汽車1
12 環(huán)境要求2
13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壓力4
131 能源安全4
132 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5
133 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5
14 氫能是能源歷史的必然9
15 氫能發(fā)展史10
16 永恒的能源:氫能13
161 氫和電力、蒸汽的比較13
162 核聚變14
163 為什么氫是永恒的能源17
第2章 氫的發(fā)現(xiàn)19
21 氫的發(fā)現(xiàn)過程19
211 氫從何而來19
212 氫發(fā)現(xiàn)簡史19
22 氫的分布20
221 地球上的氫20
222 空間中的氫20
223 人體中的氫21
23 氫的性質21
231 氫的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21
232 氫的物理性質21
233 氫的化學性質24
234 氫鍵26
235 正氫和仲氫26
24 氫的形態(tài)28
241 氣體氫28
242 液體氫28
243 固體氫30
25 氫的實驗室制備31
251 制備方法31
252 實驗裝置31
26 氫的能源特性32
27 氫的同位素33
271 氫同位素的發(fā)現(xiàn)33
272 氫同位素的性質34
273 氫同位素的用途35
28 “分數(shù)氫”36
281 分數(shù)氫的提出36
282 分數(shù)氫理論對重大理論提出挑戰(zhàn)37
283 來自科學界的兩種對立觀點38
284 分數(shù)氫理論展望40
第3章 用水制氫41
31 水電解制氫41
311 電解水制氫的基本原理41
312 水電解的能量與物料平衡47
313 水電解制氫裝置48
314 重水電解57
315 煤水電解制氫58
316 壓力電解58
32 熱化學制氫60
321 為什么要研究熱化學制氫60
322 熱化學制氫的歷史61
323 熱化學制氫現(xiàn)狀61
324 熱化學循環(huán)體系的選擇64
325 熱化學制氫的國內現(xiàn)狀65
326 熱化學制氫的展望65
33 高溫熱解水制氫68
331 高溫熱解水制氫原理68
332 高溫熱解水制氫的難點68
333 高溫熱解水制氫前景69
第4章 化石能源制氫70
41 煤制氫72
411 傳統(tǒng)煤制氫技術73
412 我國煤炭氣化制氫現(xiàn)狀74
413 煤制氫零排放技術78
414 煤炭氣化制氫用途的發(fā)展80
42 氣體原料制氫81
421 天然氣水蒸氣重整制氫81
422 天然氣部分氧化重整制氫85
423 天然氣催化熱裂解制造氫氣86
424 天然氣制氫氣新方法86
43 液體化石能源制氫86
431 甲醇裂解-變壓吸附制氫技術87
432 甲醇重整88
433 以輕質油為原料制氫88
434 以重油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取氫氣89
第5章 生物質制氫90
51 微生物轉化技術91
511 生物制氫發(fā)展歷程91
512 生物制氫方法比較92
513 生物制氫技術現(xiàn)狀93
514 生物制氫前景97
52 熱化工轉化技術97
521 熱化工轉化技術發(fā)展史97
522 固體燃料的氣化97
523 生物質熱解103
524 熱化工轉化優(yōu)缺點104
53 國際生物質利用簡況106
54 我國生物質利用設想108
541 農(nóng)村的生物質利用108
542 國民經(jīng)濟中的大生物質能109
第6章 其他制氫方法111
61 烴類分解生成氫氣和炭黑的制氫方法111
62 氨裂解制氫112
63 新型氧化物材料制氫112
64 nabh4的催化水解制氫113
641 基本原理及裝置介紹113
642 存在的問題115
65 硫化氫分解制氫115
651 硫化氫分解反應基礎知識116
652 硫化氫分解方法117
653 主要研究方向120
66 太陽能直接光電制氫121
67 輻射性催化劑制氫122
68 各種化工過程副產(chǎn)氫氣的回收122
69 電子共振裂解水122
610 陶瓷和水反應制取氫氣122
第7章 氫的純化124
71 氫氣中的雜質124
72 為什么要純化氫125
721 能源工業(yè)要求125
722 現(xiàn)代工業(yè)的要求126
723 在電子工業(yè)中的應用127
73 氫的實驗室純化方法127
731 純化方法概述127
732 實驗室催化純化127
733 實驗室聚合物膜擴散法127
734 實驗室金屬氫化物法131
74 氫的工業(yè)純化方法132
741 低溫吸附法132
742 工業(yè)化低溫分離133
743 工業(yè)化變壓吸附133
744 工業(yè)化無機膜分離136
第8章 太陽能-氫能系統(tǒng)139
81 什么是太陽能139
82 如何從太陽能得到氫140
821 太陽能電解水制氫140
822 太陽能熱化學制氫141
823 太陽能光化學制氫141
824 太陽能直接光催化制氫141
825 太陽能熱解水制氫144
826 光合作用制氫144
83 太陽能-氫能系統(tǒng)145
831 太陽能-氫能系統(tǒng)145
832 嘗試太陽能-氫能系統(tǒng)145
84 太陽-氫能系統(tǒng)的科學性、經(jīng)濟性146
841 太陽-氫能系統(tǒng)的科學性146
842 太陽-氫能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性147
第9章 氫的儲存148
91 氫能工業(yè)對儲氫的要求148
92 目前儲氫技術148
921 加壓氣態(tài)儲存148
922 液化儲存149
923 金屬氫化物儲氫150
924 非金屬氫化物儲存153
925 目前儲氫技術與實用化的距離154
93 儲氫研究動向155
931 高壓儲氫技術155
932 新型儲氫合金155
933 有機化合物儲氫156
934 碳凝膠159
935 玻璃微球159
936 氫漿儲氫160
937 冰籠儲氫161
938 層狀化合物儲氫161
第10章 碳材料儲氫162
101 碳儲氫材料影響因素162
102 活性炭儲氫162
1021 活性炭分類162
1022 活性炭儲氫163
1023 活性炭儲天然氣164
103 納米碳儲氫165
1031 納米碳的發(fā)現(xiàn)165
1032 納米碳制備166
1033 納米碳處理167
1034 納米碳儲氫168
104 納米碳電化學儲氫172
1041 碳納米管電化學儲氫概況173
1042 銅粉復合定向碳納米管電化學儲氫174
1043 沉積納米銅的定向多壁碳納米管電化學儲氫179
1044 定向多壁碳納米管電化學儲氫機理探討182
第11章 氫氣輸送與加注184
111 車船運輸184
1111 液氫儲罐184
1112 壓力容器185
112 管道輸送186
1121 液氫的管道輸送186
1122 氣氫管道187
1123 有機化合物輸氫管道187
113 氫氣輸運小結187
114 加氫站背景材料188
115 國外加氫站情況190
116 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加氫站結構以及主要設備193
1161 系統(tǒng)流程示意圖193
1162 系統(tǒng)及主要設備193
117 以水為原料的加氫站結構以及主要設備197
1171 系統(tǒng)流程示意圖197
1172 水電解加氫站設備197
118 加氫站安全197
第12章 核聚變199
121 什么是受控核聚變199
1211 原理199
1212 核聚變歷史201
122 怎樣實現(xiàn)核聚變203
1221 實現(xiàn)核聚變條件203
1222 原料205
1223 設備205
123 核聚變的優(yōu)點210
1231 釋放能量大210
1232 原料豐富210
1233 環(huán)境友好210
1234 核聚變比核裂變的原料成本低210
124 核聚變研究現(xiàn)狀210
125 核聚變前景213
1251 冷聚變213
1252 受控熱核聚變前景214
第13章 燃料電池216
131 燃料電池原理216
1311 燃料電池簡史216
1312 威廉·格羅夫的燃料電池217
1313 燃料電池熱力學217
1314 燃料電池特點221
1315 燃料電池分類222
132 堿性燃料電池224
1321 堿性燃料電池原理224
1322 堿性燃料電池技術發(fā)展225
133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227
1331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工作原理227
1332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零部件229
134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231
134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原理231
1342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研究現(xiàn)狀232
1343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發(fā)展前景234
135 磷酸燃料電池235
1351 磷酸燃料電池原理235
1352 磷酸燃料電池電站技術發(fā)展概況236
1353 磷酸燃料電池商業(yè)化237
136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240
1361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原理240
1362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技術發(fā)展概況241
137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242
1371 高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242
1372 低溫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245
138 特種燃料電池251
1381 金屬-空氣燃料電池251
1382 再生式燃料電池252
1383 直接生化燃料電池262
1384 直接炭燃料電池264
139 燃料電池系統(tǒng)265
1310 燃料電池應用范圍266
第14章 氫內燃機268
141 氫內燃機基本概念268
142 氫內燃機歷史269
143 氫內燃機汽車270
144 氫內燃機飛機274
145 氫燃料火箭277
1451 氫燃料火箭背景277
1452 我國的氫火箭發(fā)動機278
146 氫混合燃料279
1461 氫-油混合燃料279
1462 氫和天然氣混合燃料282
1463 各種燃料比較282
第15章 燃料電池和交通工具284
151 燃料電池車輛原理284
1511 工作原理284
1512 燃料電池車的重要部件284
1513 燃料電池用于交通運輸?shù)膬?yōu)勢294
152 燃料電池車輛295
1521 燃料電池公共汽車295
1522 燃料電池轎車301
1523 燃料電池特種車輛305
1524 燃料電池車輛項目306
153 燃料電池船舶316
1531 燃料電池船只優(yōu)點316
1532 燃料電池船只項目316
1533 我國燃料電池船只318
154 燃料電池機車320
155 燃料電池飛機321
156 我國早期的燃料電池車322
第16章 家庭及微型燃料電池327
161 社區(qū)用熱電聯(lián)供燃料電池電站327
1611 分布式電站327
1612 磷酸燃料電池電站327
1613 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電站333
1614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站334
1615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站336
162 家庭燃料電池電站338
163 微型燃料電池電源344
1631 為什么需要微型燃料電池344
1632 微型燃料電池的燃料345
1633 微型燃料電池的難度346
164 微型燃料電池研究現(xiàn)狀346
1641 筆記本電腦電源349
1642 便攜信息終端電源350
1643 手機電源350
165 微型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