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采用共時與歷時比較的方法對大量方言材料進行研究,力圖弄清漢語東南方言聲調演變的基本事實及規(guī)律,為語音史、方言分區(qū)及音變理論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據(jù)。本書的結論如下:1.東南方言聲調演變各有規(guī)律、特點及條件。從聲調分化來看,有送氣分調、元音長短分調、韻攝分調、文白分調、全濁次濁分調;從聲調合并來看,有陽調類先變、先山宕江梗先變、K尾先變、陰陽歷調類各自合并、白讀音先變、文讀音先變、次濁字先變、全濁字先變。2.東南方言聲調演變的規(guī)律可以概括為“先仄后平,先舒后促;先上后去,行陽后陰;先外后內,先文后白”。3.東南方言聲調的結構類型和演變方式反映方言聲調演變和歷史層次。濁上歸去、陰陽去合并、陰陽入合并等是不同時期官話方言影響的結果,濁上歸陰平、清去歸陰去、濁去歸陰上、清去歸陽平、濁去歸陽平、濁入歸去等是不同時期方言間相互影響的結果。4.東南方言聲調演變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5.聲調演變是以音類、字類為條件采用詞匯擴散方式實現(xiàn)的,聲調演變是典型的詞匯擴散式音變。6.漢語多方言點的聲調比較研究中,調值調類標調法是最為合適的標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