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計算機/網(wǎng)絡人工智能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定 價:¥55.00

作 者: 陳艾主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化學工業(yè)

ISBN: 9787502559694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9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由于敏感材料的日新月異,對傳感器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和更加嚴格,傳感技術(shù)與相關(guān)科技領(lǐng)域的交叉與不斷外延,應用領(lǐng)域的日益擴展,當今社會十分迫切地希望不斷有新的參考資料和讀物問世。本書輯納了編著者多年來開設相關(guān)課程的講授資料,參閱大量國內(nèi)外近期發(fā)表的專著和文獻,以不同功能的敏感材料和與其相對應的傳感器相結(jié)合分章編寫。由于門類過于繁多,篇幅有限,在九個章節(jié)的選定上,只涉及理論相對成熟、應用最廣的七大主要類型,緒論對傳感方式、傳感效應機理、傳感系統(tǒng)特性和模型作了綜合性介紹,第9章對當今十分具有發(fā)展前景的課題和方向作了展望,以期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本書的特色在于以不同功能類型的敏感材料為主線展開討論,著重分析物理性能及形成機理,特別對新型器件常用的膜結(jié)構(gòu)材料的制備及特性,進行了較深入的討論。本書可供從事該領(lǐng)域及相關(guān)學科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的師生參閱。

作者簡介

暫缺《敏感材料與傳感器》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1
11 概述1
12 敏感材料類別2
121 按工作原理分類2
122 按功能類型分類3
123 按材料結(jié)構(gòu)類型分類4
124 其他分類法4
13 信號傳感方式及材料傳感效應機理5
131 采用固定信號的直接傳感方式6
132 采用補償信號的傳感結(jié)構(gòu)方式7
133 采用差動信號的傳感結(jié)構(gòu)方式8
134 采用平均信號的傳感結(jié)構(gòu)方式8
135 采用零示法和反饋法方式9
14 傳感器系統(tǒng)的特性及其數(shù)學模型11
141 傳感器特性的靜態(tài)模型及靜態(tài)特性11
142 傳感器特性的動態(tài)模型及動態(tài)特性18
15 傳感技術(shù)與高新科技23
151 傳感器網(wǎng)絡技術(shù)23
152 傳感器智能化及智能傳感器結(jié)構(gòu)24
153 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mems)技術(shù)25
154 傳感器技術(shù)在現(xiàn)代探測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26
參考文獻26
第2章 力學量敏感材料與力傳感器27
21 金屬應變材料與應變傳感器27
211 應變效應和電阻應變工作原理27
212 應變計測量橋路31
213 應變傳感器應用實驗--電阻變片式電子秤34
22 電容式力學量敏感材料與傳感器35
221 電容式力學量傳感器工作原理36
222 電容式力學量傳感器的應用41
23 壓電材料及壓電傳感器43
231 壓電效應及壓電方程43
232 常見壓電材料49
233 壓電元件的主要性能57
234 壓電敏感材料與傳感器的應用61
24 電流變材料及智能控制機構(gòu)67
241 概述67
242 電流變現(xiàn)象和電流變效應68
243 電流變體的結(jié)構(gòu)及組成71
244 電流變效應機理74
245 電流變材料在智能控制中的應用實例79
參考文獻84
第3章 溫度敏感材料與溫度傳感器85
31 金屬電阻溫度計87
311 金屬電阻溫度計的工作原理87
312 鉑電阻溫度計91
313 銅電阻溫度計93
314 鎳電阻溫度計95
315 鉑薄膜溫度傳感器96
316 厚膜鉑電阻98
32 熱電式傳感器100
321 熱電偶的工作原理100
322 熱電極材料及常用熱電偶103
323 熱電偶的結(jié)構(gòu)105
324 熱電偶冷端補償方式106
33 熱敏電阻107
331 工作原理108
332 熱敏電阻的主要特性108
333 熱敏電阻的主要參數(shù)111
334 熱敏電阻的結(jié)構(gòu)和應用112
335 sic薄膜熱敏電阻114
34 pn結(jié)溫度傳感器115
341 溫敏二極管115
342 溫敏三極管117
343 集成溫度傳感器119
35 紅外溫度傳感器121
351 紅外輻射的基本特性121
352 紅外傳感器的分類和特性參數(shù)122
353 熱釋電型紅外溫度傳感器126
參考文獻128
第4章 濕度敏感材料與濕敏傳感器129
41 概述129
411 濕度的定義129
412 濕度測定原理130
413 濕度敏感材料及傳感器發(fā)展簡況131
42 電解質(zhì)濕度敏感材料132
421 電解質(zhì)感濕機理132
422 licl電解質(zhì)133
43 陶瓷濕度敏感材料135
431 多孔陶瓷的感濕機理135
432 尖晶石型陶瓷敏感材料138
433 鈣鈦礦型結(jié)構(gòu)陶瓷濕度敏感材料145
434 厚膜型陶瓷溫度敏感材料149
44 半導體結(jié)型與mos型濕度敏感材料153
441 sno2結(jié)型濕敏敏感材料153
442 半導體多孔sio2濕度敏感材料154
443 硅mos型al2o3濕度敏感材料156
45 高分子濕度敏感材料158
451 高分子濕度敏感材料的分類158
452 羥乙基纖維素碳濕度敏感材料160
453 聚苯乙烯磺酸鋰濕度敏感材料164
46 濕度傳感器166
461 濕敏傳感器的參數(shù)166
462 濕敏傳感器的種類167
參考文獻174
第5章 氣敏材料與氣敏傳感器177
51 氣敏傳感器的分類177
52 半導體氣敏材料及氣敏傳感器179
521 電阻式半導體氣敏傳感器器件結(jié)構(gòu)184
522 電阻式半導體氣敏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190
523 電阻式半導體氣敏傳感器敏感材料195
524 結(jié)型與mos型半導體氣敏傳感器206
53 燃燒式氣體傳感器207
54 電化學氣體傳感器208
541 固體電解質(zhì)氧傳感器210
542 固體電解質(zhì)sox傳感器211
543 固體電解質(zhì)co2傳感器212
參考文獻212
第6章 光敏材料與光傳感器214
61 概述214
62 光電導效應217
621 本征光電導效應218
622 雜質(zhì)光電導效應220
623 雜質(zhì)光電導與本征光電導的比較220
624 光電導探測器種類和結(jié)構(gòu)222
625 光導探測器材料223
63 光生伏特效應225
631 p-n結(jié)光生伏特效應225
632 肖特基勢壘光生伏特效應227
633 異質(zhì)結(jié)光生伏特效應229
634 體積光生伏特效應230
635 光伏型光敏傳感器232
64 外光電效應與光電管242
641 金屬光電發(fā)射242
642 堿金屬光電發(fā)射243
643 半導體光電發(fā)射244
644 光電管和光電倍增管247
65 固體圖像傳感器249
66 與光有關(guān)的效應254
661 線性光學與非線性光學254
662 電光效應256
663 磁光效應258
664 光與運動物體有關(guān)的效應260
665 喇曼和布里淵效應262
666 聲光效應和壓光效應264
67 光纖材料及傳感器266
671 光纖的基本結(jié)構(gòu)266
672 光纖的傳輸特性268
673 光纖傳感器273
參考文獻277
第7章 磁性敏感材料與磁傳感器279
71 概述279
72 霍爾傳感器283
721 霍爾效應283
722 霍爾傳感器材料286
723 霍爾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與特性287
724 霍爾傳感器的典型應用294
73 磁電阻材料與傳感器298
731 引言298
732 非磁體的磁電阻效應--洛侖茲磁電阻效應300
733 各向異性磁電阻效應及傳感器303
734 巨磁電阻效應及傳感器304
74 巨磁阻抗效應與傳感器318
741 巨磁阻抗效應318
742 巨磁阻抗材料與性能319
743 巨磁阻抗效應的應用322
75 磁致伸縮材料與傳感器323
751 引言323
752 磁致伸縮效應的表征324
753 巨磁致伸縮材料327
754 磁致伸縮傳感器的應用329
76 磁通門傳感技術(shù)333
761 磁通門的基本原理333
762 磁通門傳感器探頭磁芯材料335
763 微型磁通門傳感器335
參考文獻338
第8章 生物醫(yī)學敏感材料及生物傳感器340
81 概述340
811 生物功能物質(zhì)分子識別原理340
812 生物傳感器的分類343
82 生物敏感膜的固定技術(shù)343
821 生物組分固定化方法的類別343
822 吸附法344
823 包埋法345
824 共價鍵固定法347
825 lb膜法349
83 酶敏感材料350
831 酶的本質(zhì)350
832 應用實例352
84 免疫敏感材料352
841 基本抗體結(jié)構(gòu)353
842 單克隆抗體354
843 免疫傳感器的類型354
85 微生物敏感材料356
851 微生物的特征356
852 應用實例357
86 細胞及細胞器和組織敏感材料358
87 基因敏感材料359
871 dna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原理359
872 dna生物傳感器的優(yōu)點359
參考文獻361
第9章 展望--從敏感、靈巧材料到智能材料363
91 敏感、靈巧材料與智能材料365
911 靈巧與智能材料的含義366
912 智能材料與結(jié)構(gòu)的基本特征369
92 智能材料與結(jié)構(gòu)的仿生思考374
921 仿生材料學374
922 仿生材料復合結(jié)構(gòu)的研究375
93 智能超分子體系382
931 超分子lb人工膜技術(shù)383
932 超分子自組裝sa和so人工膜技術(shù)387
94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shù)390
941 多傳感器的系統(tǒng)數(shù)據(jù)融合設計及建模391
942 多傳感器信息融合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及控制方法393
943 多傳感器系統(tǒng)信息融合技術(shù)394
參考文獻39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