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是“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yè)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重大項目的成果,是“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金融學》是對當前正在采用的《貨幣銀行學》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進。《金融學》是反映我國和世界經濟、金融形勢迅速發(fā)展和理論前沿的基礎理論課教材,是一體能夠概略展示金融理論異常全貌的讀物。本教材配套有:學習指導書:包括重點和難點、背景資料、各種題型及答案,方便讀者學習。多媒體課件:包括教學大綱和要求、教學具體內容、案例解析,方便老師授課。黃達(1925-02-22),天津市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財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經濟學科規(guī)劃小組成員和部門經濟學組組長;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一屆成員;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財政學會、中國價格學會;中國國際交流協(xié)會理事;中美經濟學教育交流委員會主席。從1950年起,幾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財政金融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多次獲國家級和部委級獎項以及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主編教材主要有:《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貨幣銀行學》。專著主要有:《財政信貨綜合平衡導論》等。文集有:《黃達選集》、《黃達文集》。 《金融學》(精編版)是對當前正在采用的《貨幣銀行學》教材的重大改造和推進。目標是在繼續(xù)加強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充分反映近年來金融領域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革、演進和金融學科建設不斷取得的開拓性成果以滿足大步幅地提高金融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全書共分六篇。 第一篇講述金融領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疇,是進入金融學術殿堂所必需的基本準備。 第二篇講述微觀金融即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相關政策觀點。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相互作用是當前金融發(fā)展的焦點之一本篇專章討論。 第三篇講述現代貨幣的創(chuàng)造機制。破解現代貨幣創(chuàng)造機制是理解微觀金融與宏觀金融不可分割地連結為一體的關鍵。 第四篇講述宏觀金融、即貨幣對內、對外均衡和圍繞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相關政策觀點注意把獨立發(fā)展的宏觀調控和國際協(xié)調的理論思路納入視野。 第五篇講述金融監(jiān)管。 第六篇是講述不宜納入以上各篇但又具有基礎意義和現實意義的重要金融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