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大學捷克語專業(yè)基礎階段(一、二年級)教材,全書共四冊,每學期講授一冊。基礎階段捷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捷語的基礎知識,通過課內外的反復實踐,獲得運用捷語的基本技巧,為過渡到提高階段(三、四年級)作好準備。下面就本書的編寫思想和教學安排作簡單的說明。(一)語音入門階段:捷克語屬于斯拉夫語系。捷克語為拼音文字,怎么讀就怎么寫,在這一點上它比另一些外國語言容易得多。但是,為了使學生從一開始便能逐步掌握捷語的正確發(fā)音、拼讀、書寫等方法,本書特設置了語音入門階段(共八課,每周講授一課)。語音入門階段的教學重點放在語音和正字法的訓練上。根據難點分散的教學原則,每一課對新出現(xiàn)的音素和字母都作了理論上和實踐方面的說明,課文中包含較豐富的練習,并附有發(fā)音部位示意圖和比較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強調在語流中學習正確的發(fā)音,但同時又不放松單音訓練和語音理論方面的指導。當然,語音入門階段不可能解決全部語音學方面的問題,因此語音教學應貫徹于基礎階段語言教學的全過程。(二)語法部分:捷克語為屈折語,它復雜的詞形變化對我國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大困難。因此,第一冊教材對捷語靜詞和動詞等的變格,變級、變位給以極大的注意。同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聽說方面的良好習慣,我們又必須盡量吸收現(xiàn)代語言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其他方法(例如句型教學、情景教學、聽說法、交際法等等)。語法項目的安排基本上是先詞法、后句法,但其些不常用的詞法項目我們后移了,而口語中常用的、我國學生又易于學習掌握的某些句法項目我們又適當?shù)靥崆傲?。第一冊詞法講解以名詞和動詞詞組為主線,逐步引出捷語的詞形變化(動詞從現(xiàn)在時變位開始,名詞和其他靜詞則從第一、四、二格單復數(shù)起至第七格單復數(shù)止)。在語法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強調大量的實踐練習。為此教材中附有較豐富的、生活中常用的短語、短句、會話等材料。(三)課文、詞匯部分:為了使學生能在語流中學習語音,同時也為了能在語法教學過程中進行比較充分的語言實踐,每一課都包括正課文(TextA)、副課文(Text B)和復習性課文(Text C),它們的題材均以日常生活為主。從課文的體裁看,正課文為敘述體,副課文為對話體,它們都是為了講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語音或語法現(xiàn)象而設計的。復習性課文則體裁不定,但文字淺顯、易懂,這樣將有助于學生增加對捷語的感性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課文后還有供句型練習用的替換單詞、日常會話用語、課堂用語短句等。此外,每課都有詞匯(生詞)表,所注詞義及詞類,一般以在課內出現(xiàn)的為限,練習中出現(xiàn)的生詞,大部分也附有注釋。(四)練習(家庭作業(yè)):為了使學生能消化、鞏固課上所學的捷語知識,除課文、語音或語法部分外,每課后面還備有練習(家庭作業(yè))。練習分機械性練習和綜合性練習兩大類。機械性練習著重于語音、語法、詞匯等項目的單項練習(例如,單詞的拼讀、書寫、變格、變位等),綜合性練習則通過問答、對話、復述、造句、句型變換、中捷互譯等形式加強各方面基本技能的綜合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