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開篇《中國檔案史研究的缺憾與出路》,指出當前忽視檔案史研究,低估中國古代檔案工作水平,偏離研究對象,缺乏爭鳴氣氛等現(xiàn)象,提出改變現(xiàn)狀,求真務實地深入探索“檔案”詞源,研究古代檔案官職、檔案館史、檔案法規(guī)、檔案管理以及檔案學思想等建設性意見。這也是給他自己定下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課題。他正是這么做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他的研究成果外,他對古代檔案庫——從周代的天府,漢代的石渠閣、天祿閣,北宋的金耀門文書庫,南來的《京城圖》上的架閣庫,到元、明、清朝檔案庫的研究都有建樹,還列有清代各省、縣工82座檔案庫的一覽表。他對古代檔案官職的研究以宋朝的為主,周、漢時期也有涉及。書的最后一篇是《談教學與創(chuàng)新——從事檔案學教育十五年回顧》。這是他接到退休通知后,為自己寫的檔案學教學與研究的小結,也談了自已的心得體會,充分體現(xiàn)了“學術研究是我生命之所在”的耿耿忠心和不懈的追求,它的教學和科研成就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