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shù)文學作品集外國文學作品集抒情史詩論:美國現(xiàn)當代長篇詩歌藝術(shù)管窺

抒情史詩論:美國現(xiàn)當代長篇詩歌藝術(shù)管窺

抒情史詩論:美國現(xiàn)當代長篇詩歌藝術(shù)管窺

定 價:¥22.00

作 者: 黃宗英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文學論叢 北大歐美文學研究叢書
標 簽: 抒情詩

ISBN: 9787301065518 出版時間: 2003-08-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黃宗英,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6)?,F(xiàn)任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主講本科英語精讀、英美詩名篇選讀(通選課)和研究生19世紀、20世紀美國詩歌課程。1998-1999年,赴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進修美國詩歌。1999年至今,兼任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英語系時期客座教授,曾主講“英美詩歌導讀”、“詩歌形式導論”、“美國詩歌傳統(tǒng)”、“惠特曼研究”、“弗羅斯特與威廉斯比較研究”等課程。著有《艾略特::不滅的詩魂》(1999)、《一條行人稀少的路:弗羅斯特詩歌藝術(shù)管窺》(英文版,2000)。主編《展望新千年:變革時期的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英文版,2003)。1999年以來,發(fā)表英美詩歌研究學術(shù)論文十多篇。龐德認為他的現(xiàn)代史詩《詩章》是“一張嘴道出一個民族的話語”。這一論斷直截了當?shù)亟沂玖爽F(xiàn)當代美國長篇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個核心問題??抒情性與史詩性兼容并蓄。該著作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對長詩創(chuàng)作中抒情性與史詩性兼容并蓄的特點進行綜合考察,揭示美國現(xiàn)當代長篇詩歌與西方傳統(tǒng)史詩主題內(nèi)容以及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的區(qū)別性特征,證明“抒情史詩”這一命題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從而為定義現(xiàn)當代美國長篇詩歌創(chuàng)作的這一藝術(shù)特點,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同時,填補了國內(nèi)外對惠特曼《草葉集》(1855)、艾略特《荒原》(1992)、威廉斯《帕特森》(1946)、克蘭《橋》(1930)、龐德《詩章》(1925-1972)、貝里曼的《夢歌》(1969)、奧爾森的《馬克西姆斯詩篇》(1960-1975)》茹科夫斯基《A》(1978)等規(guī)模恢弘、艱深晦澀的美國現(xiàn)當代長篇詩歌創(chuàng)作范式研究的空白,為更好地把握美國文學中的一個重要體裁,進行了大膽而有意義的嘗試。

作者簡介

  黃宗英,北京大學文學博士(1996)?,F(xiàn)任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主講本科英語精讀、英美詩名篇選讀(通選課)和研究生19世紀、20世紀美國詩歌課程。1998-1999年,赴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進修美國詩歌。1999年至今,兼任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英語系時期客座教授,曾主講“英美詩歌導讀”、“詩歌形式導論”、“美國詩歌傳統(tǒng)”、“惠特曼研究”、“弗羅斯特與威廉斯比較研究”等課程。著有《艾略特::不滅的詩魂》(1999)、《一條行人稀少的路:弗羅斯特詩歌藝術(shù)管窺》(英文版,2000)。主編《展望新千年:變革時期的美國文學與文化研究》(英文版,2003)。1999年以來,發(fā)表英美詩歌研究學術(shù)論文十多篇。

圖書目錄

緒論 抒情史詩
一、“詩人是一位代表性人物”
二、詩人:“知者”、“行者”、“言者”
三、“我歌唱一個人的自我”
四、抒情式的靈感與史詩般的抱負
第一章 “我踏上的是一次永恒的旅行”: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
一、“一個美國人,一個粗人”
二、“一個宇宙,曼哈頓的兒子”
三、“我是肉體的詩人/我也是靈魂的詩人”
四、“用希望織成的綠色物質(zhì)”
第二章 “我個人的滿腹牢騷”:艾略特的《荒原》
一、“詩是逃避個性”
二、精神枯竭的苦境
三、人心枯竭,雖生猶死
四、“一堆破碎的意象”
五、“我個人的滿腹牢騷”
第三章 “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威廉斯的《帕特森》
一、“沒有思想,盡在物中”
二、“這座城市/這個人,一種同一”
三、“語言··語言”
四、“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第四章 “一張嘴道出一個民族的話語”:龐德的《詩章》
一、從“意象”到“漩渦”
二、“一首沒完沒了的詩歌”
三、“一張嘴道出一個民族的話語”
第五章 “一部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史詩”:哈特.克蘭的《橋》
一、“一部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史詩”
二、“高高地筑起自由 ”
三、“波瓦坦的女兒,自然的象征”
四、“無法想像的恐龍”
五、“蒼空中回蕩著祈禱的沙沙低語”
第六章 “我,格洛斯特的馬克西姆斯,對你”:查爾斯.奧爾森的《馬克西姆斯詩篇》
一、“詩歌形式向來不過是內(nèi)容的拓展”
二、文字、自然、精神
三、“我,格洛斯特的馬克西姆斯,對你”
四、“愛就是形式”
第七章 “一個代表他自己的別人的聲音”:約翰.貝里曼的《夢歌》
第八章 “一個包羅萬象的客體”:路易斯.茹科夫斯基的《A》
英文附錄
英文引用書目
中文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