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小說的基本面是故事。又有人說,故事和寓言、神話、傳說一樣,都是小說的雛形。 還有人說,故事從遠古時代圍著篝火連打哈氣仍聽得津津有味的人類流傳至今,終究有它不可取代的魅力。我想,《新民晚報》專門辟出整版篇幅,開辦《市井故事》欄目,并和文匯出版社、中美合資利男居食品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新民故事全國征文大賽”,本意也是欲在世紀之交,弘揚富有時代特征的新故事,推出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充滿跌宕懸念,又令廣大讀者喜聞樂見、愛不釋手的好故事罷。編在這兩冊《新民故事》中的參賽作品,就是從本次征文大賽中選出來的。一個好故事的先決條件,除了要讓人不斷地提著一顆心問:“后來呢?后來怎么樣了?”之外,就是要以情感人,用真摯的感情打動讀者和聽眾?!读g童被拐十年歸 養(yǎng)父母失子悲痛絕》就是這么一篇故事。近些年來,被拐騙婦女、兒童的故事在雜志、報刊、書籍中時有可見,往往是揭露“人販子”的殘忍卑劣,對被拐的婦女孩子傾注同情,對買賣人口這一現象給予痛斥。而這一篇故事則從人性的角度,既寫出了親生父母和兒子之間的深情,又寫出了養(yǎng)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無奈和尷尬。通篇故事中“人販子”幾乎沒出現,但因寫出了人性的深度,令人愈加痛恨人販子拐賣人口的罪行,也愈加讓人對這一社會丑惡現象深惡痛絕。故事的歷史淵源流長。一個優(yōu)秀的故事同樣會像經典一樣流傳千古。那么,我們今天的故事,又靠什么來吸引讀者呢?和其他領域一樣,靠“創(chuàng)新”。今天的故事要有今天的特點,世紀之交的故事要有世紀之交的新意?!兑蛱鼐W上的“白馬王子”》和《第一筆生意》都是有一定新意的故事。誰能設想,17歲的少女和“白馬王子”在網上聊天,在貌似愛情故事的框架中, 聊出的卻是一樁特大敲詐案呢!《第一筆生意》敘述的也是一樁案件,只不過這一案件是以當代常見的欺詐形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 敘述的。如果說前一個故事是新在破案的形式,那么后一個故事則新在“黑吃黑”的舊瓶中裝進了新酒。此外,像《外遇》、《歡樂的蓮花板》、《妙齡女郎,豪賭青春》都是頗有回味余地的好故事,讓人在想當然的猜測中,出其不意地翻出它的新意來,給人以啟迪和遐思。正如一等獎空缺所顯示的,通讀入選的作品,令我眼睛一亮、拍案叫絕的杰作尚未出現。但我相信,在當代生活的海洋里,孕育著無數栩栩如生的人物,精彩別致的故事,隨著新民故事大賽的進一步展開,人們交口贊譽的故事一定會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