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薪繼火傳:1929-1999

薪繼火傳:1929-1999

薪繼火傳:1929-1999

定 價:¥25.00

作 者: 陳桂蘭主編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論文集
標 簽: 新聞工作

ISBN: 9787309024005 出版時間: 1999-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507 字數:  

內容簡介

  內容提要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前身新聞系)創(chuàng)立已70年。它是我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新聞學系科,70年來,積累了豐富的新聞傳播教學和實踐的經驗聲名遠播.學子遍天下。本書薈萃了70年來各個時期的新聞傳播學教師的教學和實踐的結晶,許多論題富有時代氣息及實際意義。本書可以認為是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系科創(chuàng)立至今70年間的一個歷史的總結經驗的匯編和新聞傳播學演進的時代映照,不僅體現其文化積累的價值.還對當前的新聞傳播教學與新聞工作實踐具有深遠的啟迪和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薪繼火傳:1929-1999》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新聞館與新聞教育問題
   塑造高尚人格,提倡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精神
   第一部分
    新聞教育的重要及其設施
    報紙之使命
    《記者道》序
    新聞學原理大綱
    傳統試論
    新聞紙之本質與任務
    新聞教育之目的
    今日中國報界應有的覺悟
    論新聞自由
    新聞記者怎樣立言
    怎樣做一個成功的訪員?
    新聞學能成立么?
    中國報業(yè)應有之覺悟
    論新聞和宣傳的關系
   第二部分
    王中研究新聞學的經過與貢獻
    新聞定義新探
    寫好先進人物
    徐鑄成析
    關于新聞改革的一些理論思考
    有關“正面宣傳為主”的思考
    辨?zhèn)纹?br />     ——非關“打假”
    揭批“四人幫”控制時期人民日報的反動編排
    開拓創(chuàng)新,重視空白領域與薄弱環(huán)節(jié)的新聞史學研究
    新聞規(guī)律初探
    批評者已經造成聲勢 被批者一直保持沉默
    ——1991年輿論界一場“爭論”之我見
    推進新聞體制改革的思想武器
    媒介競爭與對策研究
    “虛實相生”亦風流
    中國新聞侵權法和國際誹謗法
    “一分為三”與新聞工作
    對新時期晚報工作的思考
    新聞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從一千到十五萬的秘訣
    晚報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力
    電視新聞圖像功能簡析
    試析STV新聞版面編輯理念
    從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看漢代官方新聞傳播
    傳播與人
    韓國電訊政策概述
    重建上海的新聞信息中心地位
    書籍編輯學研究三題
    電視雜志型節(jié)目的源流和走向
    廣告攝影的基本特征及其創(chuàng)作手法
    論媒介生態(tài)
    ——我國報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若干制約因素
   第 三 部 分
    試論采訪中的心理感應規(guī)律
    新聞美學芻議
    創(chuàng)立新聞邊緣學科
    新聞事業(yè)=大眾傳播嗎?
    新聞攝影定義的探討
    千古文章傳真不傳偽
    ——關于人物傳記的真實性問題
    國際互聯網對西方新聞圈的影響
    對我國公益廣告現狀的一點思考
    新聞敏感與直覺思維
    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
    新發(fā)現的早期《新中國報》
    公共關系實務方法論初探
    對近代資產階級新聞法制觀念的評述
    電視廣告:繁榮與危機
    ——從社會傳播和大眾文化的角度看電視廣告
    大眾社會中的大眾傳媒
    試析經濟體制改革與報業(yè)經營改革的互動
    《南方周末》與中國消費者權益維護運動
    以人的社會存在為背景的新聞與新聞事業(yè)
    ——關于新聞理論中諸概念的重新思考
    中國電視傳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淺議美國大眾傳播研究的特點
    新聞價值只能來自新聞事實
    論受眾的“經濟人”性質
    節(jié)目主持人的傳播學意義
    “企業(yè)形象廣告”的偏差
    我國20年來傳播學研究的回顧
    培養(yǎng)未來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用鄧不平理論指導當代高校新聞類學生的
    素質教育
    在改革中發(fā)展的上海新聞廣播
    從戴安娜王妃到白曉燕
    ——對“媒體極度自由”及道德自律的反思
    市場霸權強勢典范與傳媒的倫理道德
    ——香港個案之研究
    議題之競爭與注意力之遷移:議題設置研究中的零和
    游戲理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