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消毒:按5mg/L劑量,作用5min的濃度達到消毒目的比液氯效果好。物品浸泡消毒劑量:對細菌繁殖體用lOOmg/L的濃度,作用30min。對肝炎病毒用500mg/L濃度,作用30min。對細胞芽孢用1000mg/L濃度,作用30min。注意:二氧化氯在活化后不穩(wěn)定,有腐蝕性。(]2)含氯消毒劑:適用于環(huán)境、餐具、茶具、水及污物的消毒。注意:含氯消毒劑不穩(wěn)定,有腐蝕性、漂白作用。環(huán)境的消毒對象中有機物對消毒效果的影響明顯,應適當延長作用時間,增加消毒劑的濃度。(13)碘伏:適用于皮膚、黏膜消毒。由于碘伏是由多種表面活性劑與碘絡合而形成的,所以消毒有效成分可以緩慢釋放,以達到消毒效果,并兼有去污作用。(14)洗必泰和季銨鹽:適用于外科洗手,皮膚、黏膜消毒,物品表面消毒;不適于作滅菌器械保存液。注意:這類消毒劑勿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混用。4.手術器械和用品的滅菌(1)手術器械耐熱物品應首選壓力蒸汽滅菌(清洗、干燥)。不耐熱物品,可選環(huán)氧乙烷滅菌。環(huán)氧乙烷的滅菌條件為:環(huán)氧乙烷濃度為800—1200mg/L,溫度為55~C一60~C;相對濕度為60%一80%;滅菌作用時間為6小時。滅菌后處理:滅菌后的物品,必須將吸附的環(huán)氧乙烷驅除后才能使用。由于不同材料對環(huán)氧乙烷吸收值不同,所以不同材料的解析時間有差異。天然橡膠:35000ppm,需解析1—2周;合成橡膠:20000ppm,需解析1—2周;棉花:聚乙烯和聚丙烯吸收值較少,可作包裝材料。如醫(yī)院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手術己需要解析機中解析1—2小時才可使用。(2)手術縫線滅菌非吸收型縫線、絲線,常用壓力蒸汽滅菌;采用下排氣壓力蒸汽滅菌時,溫度為121~C,作用時間為20min即可。滅菌時,溫度不宜太高,以免影響線的張力。其他物品可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3)對銳利手術器械的滅菌對銳利手術器械的滅菌既要保證滅菌質量,又要兼顧其利刀不受損。故滅菌可采用干熱滅菌的環(huán)氧乙烷、戊二醛,也可使用快速壓力蒸汽滅菌。①干熱滅菌:在160一180℃條件下,作用時間1—2小時;②環(huán)氧乙烷:在54~C土2~C溫度下,相對濕度60%。80%的條件下,環(huán)氧乙烷濃度600—800mg/L,作用4小時;③2%戊二醛,加蓋浸泡7—10小時即可達到滅菌效果。(4)手術用敷料手術用敷料包括聚丙烯傷口敷布、無紡布、汕紗布,叮分別選用壓力蒸汽或環(huán)氧乙烷滅菌。壓力蒸汽滅菌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效果穩(wěn)定,無毒性殘留,被廣泛采用。具體參數(shù)可視壓力滅菌器械的類型而定。環(huán)氧乙烷滅菌的最適溫度為5℃±2℃,相對溫度為60℃一80~C,環(huán)氧乙烷濃度為600~800mg/L,作用4小時即可。滅菌后需在解析機中解析1小時。5.注射器材的滅菌注射器材包括注射器、輸液(血)器,必須強制性要求滅菌,方法是一消毒,二清洗干燥,三滅菌。使用科室應在使用后就地進行消毒,然后送供應室清洗、滅菌。常用的滅菌方法為壓力蒸汽滅菌、環(huán)氧乙烷滅菌,蒸汽壓力達2.1kg/cm2、溫度達到132℃,用4-6mm下排氣式壓力蒸汽121℃,作用30min可達到滅菌效果。環(huán)氧乙烷消毒主要適用于不耐熱的一次使用物品的消毒。6.內窺鏡的消毒滅菌(1)基本原則①對侵入不同身體部位的內鏡,要分別進行消毒或滅菌,其中活檢鉗必須滅菌;②患有結核、肝炎、艾滋病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應使用專用內鏡,他們所使用內鏡要進行特定消毒處理,然后清洗,再消毒或滅菌。對于一般病人用過的內鏡,可先清洗,后消毒或滅菌。③消毒液浸泡的內鏡應用水沖洗,沖去殘留消毒劑,包括內鏡的通道內腔。(2)消毒或滅菌方法首選熱力滅菌:壓力蒸汽滅菌在121℃條件下,持續(xù)20min。不耐熱內鏡可選用化學消毒法。①環(huán)氧乙烷消毒:環(huán)氧乙烷滅菌的劑量為1000mg/L,作用4h或用濃度800mg/L,作用6小時,在濃度為600mg/L,作用2小時,在50~60℃下,相對濕度70%條件下,濃度為800mg/L的環(huán)氧乙烷,作用4小時,濃度為600mg/L的環(huán)氧乙烷,作用6小時。②2%濃度為戊二醛,作用20min,用于氣管鏡、胃鏡、腸鏡、喉鏡消毒;結核、肝炎則要作用45min消毒。用2%濃度的戊二醛作用10小時,用于膀胱鏡、腹腔鏡、關節(jié)鏡的滅菌。7.一般診療用品的消毒依照消毒對象所受微生物污染,選擇消毒方法和消毒水平。煮沸消毒適用于金屬、玻璃等制成的治療用品,金屬、陶瓷、玻璃、橡膠、耐熱塑料、棉制品等可用壓力蒸汽滅菌。對不耐熱的診療用品,如體溫計、口腔鏡等可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貴重的物品則選用環(huán)氧乙烷、甲醛氣體消毒。8.醫(yī)務人員手的消毒醫(yī)務人員在進行各種醫(yī)療活動中,手與病人及相關物品接觸最頻繁,也易成為疾病的傳播媒介。因此,必須在進行各種診療、護理前后,進行手的衛(wèi)生消毒。肥皂流水沖洗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機械作用可洗去污染微生物的80%,用消毒劑洗手,也只能清除90%~95%病原微生物。此外,若手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懷疑污染時,則必須用消毒劑消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