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問世以來,已經出了無數個版本,要再出新版,必須有新的魅力。新的魅力除了來自更好的文字版本就得靠裝幀設計了。這本《紅樓夢》(江蘇文藝版,2004年1月)的設計采用了新的設計語言,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位,因此產生了自己的新的魅力。新的設計切入點的選擇,讓新版《紅樓夢》的設計有了新的主題和新的形式感。以往《紅樓》封面常用“黛玉葬花”、“寶黛合影”之類的圖畫或只用純圖案或只用底色的設計。不同以往地,新《紅樓》則采用純文字設計,以文字做圖形。在酒紅色的特種紙上,古典的金色線框中燙金的毛體“紅樓夢”三個字富有藝術氣息。其上下是比酒紅底色深一些的文字:“好了歌”和甄士隱對“好了歌”的闡釋詩歌。文字集中在封面中央,兩邊留出寬大的酒紅色“空白”,利用文字排列疏密虛實的變化,造成一種典雅的韻味,形成一種既華貴又典雅,既古典又現代的最新版《紅樓夢》的新形象。選擇“好了歌”和甄士隱的闡釋歌非常貼切《紅樓夢》的主題?!都t樓夢》中賈寶玉和他一家由富貴到衰敗,就是由“好”到“了”。從文學構思看,這有創(chuàng)意又貼切。新設計還抓住了“賈(假)寶石,真石頭”的“玄機”。這不僅道出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的道理,同時也賦予設計一種新的形式感――用玉和石的圖形。這在腰封和扉頁的設計上都體現了出來。腰封的封面中心做了一塊光潤精致的寶玉,上面鐫刻著相應的文字,而腰封封底的中心做了一塊石頭(用清代改琦插圖),暗喻這本書是寫“寶玉變石頭”的故事,表現由“好”變“了”的主題?!都t樓夢》第一回中說,寶玉原是未能補天的石頭,被仙人化作一塊玉石,來到紅塵,最后又重新變成石頭。所以“寶玉”是一塊假的寶玉,故名“賈寶玉”,實在是“真石頭”。所以《紅樓夢》原名《石頭記》。用設計語言來詮釋這些“玄機”,應當是第一次。扉頁不同一般地用了兩個。扉頁(1)中央是一塊寶玉,兩邊還有“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的詩句,印著寶玉的金色牛油紙下朦朧透出扉頁(2)上的“真石頭”,翻過扉頁(1),清楚地看到扉頁(2)米灰色特種紙上的石頭。用一種和腰封不同的方式詮釋了“寶玉變石頭”的“玄機”,體現由“好”變“了”的主題。新版《紅樓》對老插圖的運用也有新意。環(huán)襯中《紅樓夢》的幾十個人物浮現在云氣之中,如夢如幻。所有人物都是從清代改琦插圖中“摳”出來重新按現代趣味重組,形成了一種特別的紅樓意境。改琦插圖又被用現代意識加以“裁剪”,作為每一個書眉(雙頁碼)的裝飾圖形;而將改琦畫的石頭作為單頁碼書眉的裝飾圖形。這樣便在古典中透出現代設計意味和個性。新材料新的工藝的運用也是新《紅樓》設計的重要一環(huán)。“酒紅”、“星幻亮金”、“金色牛油”等特種紙和“燙金”、“壓凸”、“壓凹”、“局部UV膜”等工藝手段的運用都體現了《紅樓》的華貴而又典雅的品質,古典而又現代的氣息,讓這部新版《紅樓》能成為真正“珍藏”的版本。新《紅樓》采用了現代流行的小16開本,比起以往32開本,顯得雍容大度,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趣味。不單在設計的文學構思、畫面處理、材質選擇、開本選擇、工藝手段的運用上殫精竭思,在一些細節(jié)上也力求完美。例如腰帶上的“珍藏”印章,先是用電腦文字庫中的文字做的,后改為自己手寫的小篆,做成“印章”,都不夠味,最后自己用石章刻成才算滿意。在書的印制過程中,在機器旁同責編一道監(jiān)印,保證印制的質量,讓這本“珍藏”本《紅樓》更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