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秦嶺漢江記
02這就是村BA
03重慶文化研究 甲辰春
04東坡眷戀的宜興
05晉風(fēng)影韻:山西電影文化研…
06石器的印記
07宋韻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和活…
08侯官文化概論
09千里之行:十五個廣東人的…
10湘學(xué)研究(2023年第2輯 總…
胡朝相
本書稿作者胡朝相,男,漢族,I944年3月生,貴州甕安縣人。1976年從事文物工…
可購
桑獻凱,丁偉,賈偉
本書是全面介紹河北人文地理的大型圖文書,是《大河之北——河北自然地理解讀…
徐慧慧
暫缺簡介...
孫婕妤
本書為《富春山居文化叢書》之一冊,圍繞富陽的美食,以散文的筆觸展開細致的…
王嘯峰
這幾乎是每個現(xiàn)代城市人的通?。嚎赐缸x懂一切,什么都放不下。作者在關(guān)注城市…
石泰康
《歲月留痕》分為民俗篇、文物篇、地理篇、文化篇、美食篇、補遺篇共6個篇章…
中共蕪湖市委宣傳部,中共蕪湖市委黨史和地…
創(chuàng)新是蕪湖最寶貴的發(fā)展基因,最深刻的時代烙印,最鮮明的城市特征。城市的生…
盧海鳴
本書對南京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進行了深度甄別與篩選,挖掘了相關(guān)歷史資料,全面立體…
纂中心
李蘭芳,蘇麟
都城北京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南來北往的買賣人。他們運來了四面八方的農(nóng)…
李蘭芳,王小寧
汪曾祺曾說:“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比绻f…
大約在20萬~70萬年前,北京房山區(qū)周口店就生活著一群原始人,叫“北京人”,…
徐東升
付啟元
南京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厚重,各類遺存眾多,歷史名人輩出,是中華文明的…
譚志云
南京作為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各級各…
李佳
桐廬縣社會科學(xué)界聯(lián)合會 編
盧海鳴,徐智
《南京的水》是“大觀南京”科普叢書(第一輯,一套四本)中的一本,它匯聚了…
邵世海,楊新華
“井”字,兩橫兩豎,寥寥四筆,勾勒其形狀,既是生命之源,又是歷史之凹。曾…
胡阿祥
“大觀南京”科普叢書(第一輯),一套四本,《南京的山》屬于其中的一本。全…
南京市行政區(qū)劃地名協(xié)會
《南京紅色地名》是一本介紹南京市區(qū)內(nèi)與紅色革命相關(guān)的歷史地名的書籍。這本…
劉德奉
《重慶文化研究·壬寅冬》是一本重慶地方文化研究文集。全書分為七個板塊…
黃肖慧
杜浩宋少俊
程雪松,葛天卿,崔仕錦
劉娟 編
《湛江當(dāng)代文化簡史叢書》(全五冊)是嶺南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劉娟博士主…
甘慕儀
華東師范大學(xué) 中國地圖出版社組織編寫 段玉…
本書是面向中學(xué)生和社會大眾的綜合性知識讀物。圖書按知識點分為“可愛的中國…
辛紅娟
武晶莫菁潔
運河文化作為一種活態(tài)的線性文化遺產(chǎn),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業(yè)態(tài)和文化精神。運…
張宇
《書韻桐廬》一書,是桐廬縣圖書館人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服務(wù)延伸,是在202…
張四連
選取周敦頤、張栻、王夫之、陶澍、魏源、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等湖…
張萍
《閱讀:食色行野》圍繞閱讀為軸心形成了一個四維空間——“閱食·閱美”…
金志明 主編,上海南房(集團)有限公司 編…
“上海老城廂”系列叢書聚焦老城廂文化特征,從文化傳承、教育、建筑、慈善、…
杜清雨
杭州獨特的人文風(fēng)光吸引名士云集于此的同時,也融入他們播撒的文化因子,留下…
李建榮
《甪里掌故》包含的內(nèi)容,既有來自正史的,也有來自野史的,正因如此,才更多…
胡火金
蘇州是吳文化的核心區(qū)域,水文化是吳文化的內(nèi)核及特質(zhì),對蘇州水文化進行探討…
金艷
由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編纂的“江海文化叢書”,自2007年啟動,從2010年開始…
馮亞中
本編按照蘇州市政府公布的《蘇州市區(qū)第二批吳文化地名保護名錄》確定的條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