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反映一個學生語言能力的手段之一,看起來好像與文化沒有很大的關系,實際不然。據有人調查,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寫出的作文80%不通,主要是前后不粘連。據我們考察,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同樣也有類似的問題。他們寫出來的東西,每一個單句沒什么問題,但連起來看,就覺得不順或別扭。顯然他們的寫作程序或思考方法與中國人有所不同,換句話說,他們學習漢語時,只注意了語法、詞匯的學習,而忽略了中國人思考問題的途徑。因此寫作時常常用本民族的思考習慣來套用漢語。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學好漢語,只學習它的語音、詞匯、語法是遠遠不夠的,也是學不好的。在學習漢語的同時,必須學習與漢語密切相關的漢文化?!抖Y記·曲禮上》說:“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就是說,到了一個新地方,要打聽、了解那里行為風俗等等?!岸Y”是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包括社會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方方面面,在今天社會中也十分重要,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只有了解了使用漢語的社會的種種規(guī)范,才能把漢語學到家?!稘h語與文化交際》這本書,就是出于以上認識,專門為學習漢語的外國人編寫的。本書從外國學習者的需要出發(fā),除了介紹一些與漢語交際密切相關的文化,像忌諱與委婉、中國人的隱私、地位崇拜與焦慮、自己人和外人、語言表達的得體性等等以外,還探討了一些漢語中所反映出的文化現象,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外國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和說話的得體性,使他們不但說得對,而且知道怎么說、說什么,進而提高交際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