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語言藝術探索

語言藝術探索

語言藝術探索

定 價:¥17.00

作 者: 徐丹暉著
出版社: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語言\文字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0047944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2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零度和偏離是法國新修辭學和比利時列日學派修辭中的最重要概念,希杰把它改造后用于中國的修辭學體系,并提出了正負偏離及各種偏離形式之間的相互轉化,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他把語言學中的一切規(guī)則規(guī)范當作一種理想的零度狀態(tài),正偏離就是對零度狀態(tài)的藝術化偏離,負偏離“是一種語言上的失誤,是不合于得體性原則的偏離?!闭x的固定格式最終形成為辭格??梢娡跸=芟壬谒膫€世界的底色上,用一根零度和偏離 1——0——-1的軸心把各層次的修辭現(xiàn)象,修辭活動串連起來,實現(xiàn)了微觀和宏觀結合、復雜和簡單結合、動態(tài)和靜態(tài)結合的三結合原則。胡裕樹先生說:“他追求的是一種多層次的修辭關系網(wǎng)絡中常數(shù)和變量之間的對應模式。”的確一語中的。從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和潛意識心理學理論中受到啟發(fā),為了展示修辭現(xiàn)象的無限生成能力,他引入了顯性和潛性的概念,并探尋潛語言顯性化和顯語言潛性化的種種條件。他重視聚合手段,認為在組合的話語結構中還存在一個巨大的潛在聚合場以供選擇,因此提出建立語言預測學和修辭預測學。這反映了他近年來反復提到的“開發(fā)語言資源”的重要觀點,是方法論上的重大突破。在這個理論體系中,王希杰還區(qū)別了一系列邊界不明的概念和問題。比如修辭學和語用學的區(qū)別,他使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語用學=修辭學 闡釋學”就分析得清清楚楚了。對于修辭學的最高原則得體性原則,他認為是凌駕于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之上的原則。因為在一些場合,只要適應得體性原則,模糊、呆板、枯燥也會產(chǎn)生良好的修辭效果。他對于語體定義、風格定義的概括也是極有說服力的。其次,他的理論體系非??b密全面。他處處運用辯證法,考慮到任一現(xiàn)象的矛盾雙方和促成某一現(xiàn)象的所有因素。比如在長期的“辭論中心說”之后,有人開始輕視辭格研究,對這種矯枉過正的局面,他指出:“修辭格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一定還是修辭學中最重要的內容?!彼状翁岢隽恕柏撧o格”、“病格”、“潛辭格”并指出修辭格的中性化特征。他敏銳地觀察到,修辭格也是創(chuàng)造漢字的常用手法之一。他也對消極修辭學進行了一些探索工作;他主張建立負修辭學,以便克服交際中的言語失誤,避免話語表達效果的降低,使得修辭理論和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這些大膽的探索和主張都是有積極意義的。再次,他的理論體系強調開放性、生成性。修辭學是一門邊緣學科,可以廣泛吸收其他學科的學術成果,同時修辭學內部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這都構成了修辭學體系開放的性質。王希杰也強調體系的經(jīng)濟和簡化原則,“《修辭學通論》要求它的最基本概念具有能產(chǎn)性,在這些最基本的概念上可以派生出二級、三級概念”,幾個簡單的概念就能把復雜的體系囊括起來,這種極強的生成能力是體系科學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他的體系展示了潛性修辭向顯性修辭轉化的條件,指出修辭現(xiàn)象“由潛向顯”的生成過程是修辭學研究的重要對象。二、嚴謹?shù)目茖W方法論面對修辭學長期滯后于其他學科,難以跨越自身束縛的局面,王希杰力圖從方法論上尋找突破。他繼承了望道先生希杰先生的思路異常開闊、活躍,他雖然腳踩修辭學本體的羅盤,卻時刻不忘它與周邊學科的密切聯(lián)系,除了哲學和邏輯學的方法之外,他還借鑒了信息論、控制論、系統(tǒng)論等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他把言語行為模式中信息的編碼、解碼過程應用于修辭研究中;他首次提出了“息變格”、“息余格”、“息缺格”等概念;他構建的理論體系中各元素相互制約,相互依存都體現(xiàn)了三論的原理;他還把各學科中都存在的“同一性”、“示差性”等基本概念引入修辭學中來說明同義手段的選擇。他把語言學和文學聯(lián)系起來,提出了意象格等??傊?,他憑借自己豐富的多學科知識,為語言學注入了強大的科學動力,力求做到修辭學的科學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就語言本身的研究而言,希杰先生除了沿用傳統(tǒng)的歸納法之外,他還大膽使用了演繹的科學方法?!袄蠈嵳f,歸納法、演繹法,就其名稱而言,稍有科學常識的人真是熟而又熟,但一旦經(jīng)王先生用之于辭格的研究,可謂驚人之筆一語似奇峰突出,帶出萬千景”?!彪m然傳統(tǒng)的歸納法具有種種優(yōu)勢,但也有不少缺憾:跟在事實之后,缺乏前瞻性;分類難免交叉;缺乏邏輯上的形式標記等等。所以當他致力于語言運用中一切可能的潛在偏離形式時,他必須運用演繹法,建立起偏離的矩陣,或者稱之為“元素周期表”,“用來檢測現(xiàn)在存在的言語事實,解釋可能出現(xiàn)的修辭現(xiàn)象,并預言修辭規(guī)律規(guī)則發(fā)展的大趨勢”。在此基礎上。他主張建立語言預測學、修辭預測學,用以指導人們的語言實踐活動。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成功的前提是敢于否定前人的理論,大膽地進行或然性假設,并一步步去證實它?!币虼?,王希杰的理論已向科學活動大大地邁進了一步。王希杰把喬姆斯基所創(chuàng)建的轉換生成語法應用于修辭學中,為同義手段的研究打開了新的天地。凡是從同一深層結構投射、衍生、變化而來的表層的修辭方式、修辭手法等都屬于同義手段。而修辭就是在由正偏離域、負偏離域所構成的同義手段中進行選擇的。希杰先生之所以能點“鐵”成金,緣于他深厚的語言學理論和語法學理論的功力。《通論》中還應用了語言學常用的“理想化”方法,即采用真空分析的方法,把不純凈的物質從分析中去除,簡化一切研究過程,這是一種“可靠的非常富有成果的認識事物的形式”,用理想化的方法,他得出兩個重要的概念“零度和偏離”,這對建立新的修辭學理論體系是十分重要的??茖W方法論的運用推進了修辭學由靜態(tài)的研究走上了動靜結合的研究道路,“修辭學是語言運動學或叫語言動力學中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從零度到正負偏離的轉化,顯性、潛性修辭相互轉化,同義手段的動態(tài)選擇,語體的交叉滲透,辭格的分化、組合等等,一切的元素都開始流動起來,在他的體系中相互作用,使這個體系具有了巨大的涵蓋性和彈性。三、豐厚的古今中外語言材料讀希杰先生的書,處處能觸摸到他脈搏的跳動。一方面是因為他對語言學有著深深的熱愛和眷念之情,他的字里行間無不融鑄了艱辛的努力和殷切的期待。他引用俄國詩人納德松的話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語言的痛苦”,而他正是經(jīng)歷了這種痛苦,克服了“文字障礙”,最終完成這部著作的。因此讀過此書的讀者定能從書中受到感染,對語言學投注更多的關切目光,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希杰先生最大的心愿。另一方面,他廣泛涉獵多學科知識,博聞強記,在書中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極為自然灑脫。每解釋一個帶有爭議性的定義時,他都會引用五到十個不同角度的定義,而后提出自己的見解。他的語言生動形象,情趣盎然,能夠把修辭學家和修辭家兼于一身,實屬難能可貴?!?/div>

作者簡介

  徐丹暉,原名徐中和,女,1941年8月出生于北京。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同年分配到北京廣播學院任教至今。從事現(xiàn)代漢語、語體學、修辭學的教學與研究。人語言文學部現(xiàn)代漢語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并任中國修辭學會理事、中國華北修辭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等。在全國各大專業(yè)雜志上發(fā)表論文五十多篇。

圖書目錄

目錄
序(1)
試論模糊語言(1)
口頭外交語體及其特點 ——談語體的交叉和滲透(13)
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比較(25)
一門值得重視的新興的語言學科(32)
張弓修辭學研究的深層視角(35)
一個源于實踐的科學的修辭觀 ——張志公修辭學思想研究之一(41)
面向21世紀的修辭學 ——評王希杰新著《修辭學通論》(47)
光風霽月風范長存 ——紀念著名修辭學家張志公先生(55)
廣播語言的立體感芻議(62)
略論節(jié)目主持人語言的個性化 ——從《一丹話題》談起(71)
通感在廣播語言中的妙用(80)
打開受訪者之口的藝術 ——訪談節(jié)目開場話題五種(89)
雄辯的口才藝術的語言 ——朱基總理在電視屏幕上答記者問(96)
瀟灑不是演出來的 ——陳鐸的節(jié)目主持藝術(104)
口語表達藝術的原則(115)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途徑(129)
從“家兄”談起 ——電視劇中的敬辭和謙辭(137)
《小木屋》的語言藝術(138)
論魯迅小說語言的民族風格(147)
契訶夫《變色龍》的修辭特點(163)
氣勢磅礴委婉有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172)
含蓄沉郁婉而多諷 ——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賞析(180)
點睛之筆與襯托的妙用(188)
洗煉的筆墨精粹的語言 ——《紅樓夢》的語言魅力(194)
修辭是語言美的藝術(207)
句之清英字不妄也(209)
意則期多字惟求少(213)
語言的色彩(217)
語言的聲韻美(222)
捶字堅而難移(229)
整句的形式美(234)
語言藝術之花常開(242)
茅臺為什么代替酒(249)
栩栩如生的比擬手法(255)
夸張的語言魅力(260)
風趣幽默的雙關語(264)
正話反說反話正說(267)
語言的回環(huán)往復之美(270)
語言的蟬聯(lián)之美(273)
漫議修辭的對比手法(277)
略談詞語的巧妙拈連(280)
談“闊人”、“窄人”之類(283)
拐彎抹角閃爍其辭(286)
常用的幾種句式(289)
乏味數(shù)字的形象化(301)
詞語的移花接木(305)
感覺的相互轉移(308)
示現(xiàn)手法小議(313)
多種修辭方式的交叉運用(315)
幾種常用辭格辨異(320)
后記(326)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