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易學哲學史(全四冊)

易學哲學史(全四冊)

易學哲學史(全四冊)

定 價:¥200.00

作 者: 朱伯崑著
出版社: 昆侖出版社
叢編項: 東方文化集成 中華文化編
標 簽: 哲學史

ISBN: 9787800407673 出版時間: 2005-04-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 2251 字數:  

內容簡介

  作為易學家,朱伯崑先生必然要論及“象數”;作為哲學史家,朱先生又必然重視“義理”。朱先生的代表作《易學哲學史》系統而深入地闡述了歷代易學家的象數義理,尤其對義理學派和象數學派的哲學研究用力頗深。象數與義理,是構成《周易》的兩大要素,也是研究《周易》的兩大學派。歷代易學家對《周易》的研究態(tài)度和注釋方法上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可分為象數與義理兩派?!端膸烊珪偰俊穼⒁讓W分為兩派六宗,兩派指象數派、義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莊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實際上可歸屬于兩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歸屬于象數派,老莊、儒理、史事三宗歸屬于義理派。學術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義解釋《周易》的易學流派為義理學派,以具體物象解釋《周易》的易學流派為象數學派。從整個易學史發(fā)展過程看,兩派的互相攻訐一直沒有停止。當代學術界對義理學派的研究比較深入,也比較公允;對象數學派的研究則不夠深入,也有失公允。因象數學派在解《易》的同時,涉及到天文、歷法、音律、倫理、哲學、醫(yī)學、占測等內容,致使象數學體系十分龐雜,也造成人們對它的認識難度大大增加。久之,象數學被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并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近現代學術界而言,可以說對象數學的態(tài)度仍然是不夠公允的。有人認為象數就是術數,是算命打卦的同義語,應打入“封建迷信”的行列;有人認為象數學根本不是易學正宗,與哲學更是風馬牛不相及。圍繞“象數”的內涵、屬性、演變過程以及地位、作用等的問題,學術界所論紛紜,錯見時出。“象數”究竟是什么?“象數”和“義理”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象數派”和“義理派”究竟是不是截然對立?要解決這些至今仍困擾著學術界的問題,應當客觀地梳理整個易學史。朱先生《易學哲學史》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讀一下《易學哲學史》有關義理學家對“象數”的論述,對于糾正對“象數學家”的偏見,糾正對“象數學”的誤解,都是有意義的?!兑讓W哲學史》在講到《易傳》的特征時說:“《易傳》有兩套語言:一是關于占筮的語言,一是關于哲學的語言。”“從易學史上看,對《易傳》的解釋也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偏向從筮法的角度解釋其中的哲學問題……后來被稱為象數學派。另一種是偏重從哲理角度解釋其中的筮法問題。”(第一卷,55頁,華夏出版社,1995年)西漢時期,形成了象數解易學派,“以孟喜和京房為代表的官方易學。此派易學,宋人稱之為象數之學。其特點有三:其一,以奇偶之數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說《周易》經傳文;其二,以卦氣說解釋《周易》原理;其三,利用《周易》,講陰陽災變?!保ǖ谝痪?,114頁)魏晉時期,形成了義理解易學派,“轉向以老莊玄學解易的道路,成為易學史的一大流派。王弼就是這一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保ǖ谝痪恚?46頁)從王弼開始的義理學派,繼承古文經學派解易的傳統,其解易以義理為主,以《易傳》的觀點解釋《易經》,排斥今文經學派解易的學風,不講互體、卦氣、卦變、納甲等。據我的理解,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并非截然對立,只是解易的傾向不同。象數學派以象數為第一位,以象數解《易》,以象數論義理;義理學派以義理為第一位,以義理解《易》,以義理論象數。《易學哲學史》四大卷系統論述了從漢代到清代義理學派和象數學派的易學哲學,其中對義理學派的“象數”觀點論述得尤為詳盡。

作者簡介

  朱伯昆,1923年9月生于河北省寧河縣。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年起,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至今。現兼任國際易學聯合會會長,東方國際易學研究院院長,馮友蘭學術研究會會長。主編《國際易學研究》。主要著作有:《易學哲學史》,《先秦倫理學概論》,《朱伯昆論著》等相關圖書滿漢全席源流考述布哈里圣訓實錄全集第二部

圖書目錄

第一卷
《東方文化集成》編輯委員會
《東方文化集成》總序
前言
第一編 先秦時期
第一章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易說
第一節(jié) 占筮和《周易》
一 占筮和龜卜
二 關于《周易》的編纂
三 封象和封序中的邏輯思維
四 卦艾辭中的世界觀
第二節(jié) 關于《周易》的解說
一 論《周易》中的占筮體例
二 吉兇由人和天道無常說
三 陰陽變易說
第二章 《易偉》及其哲學
第一節(jié) 關于《易傳》形成的年代
一 《彖》、《象》、《文言》
二 《系辭》
三 《說卦》、《序卦》、《雜卦》
第二節(jié) 《易傳》中的哲學問題
一 論占筮的原則和體例
二 論《周易》的性質
三 論《周易》的基本原理
第二編 漢唐時期
第三章 漢代的象數之學
第一節(jié) 孟喜和京房的卦氣說
一 孟喜的卦氣說
二 京房《易傳》
三 孟京卦氣說在易學和哲學中的地位
第二節(jié) 《易緯》和象數之學
一 《乾鑿度》
二 其他《易緯》
第三節(jié) 東漢時期象數之學的發(fā)展
一 鄭玄易學中的五行說
二 荀爽的乾升坤降說
三 虞翻的卦變說
四 魏伯陽的月體納甲說
第四章 魏晉玄學派的易學哲學
第五章 唐代易學哲學的發(fā)展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