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過數(shù)不清的贊譽和追棒,從沒有人像他那樣被無數(shù)青年自愿充光“門下走狗”。他的小說為人們貢獻了迄今為止現(xiàn)代漢語小說所能達到的最高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別樣的世界,他的雜文以閃光的幽默和智慧向人們揭示了另一種人生境界,他讓讀者看到了一條通向智慧生活的路途。他孩子般的天真的表情,讓人們情不自禁地把贊美和喜愛送給他,他那么真實、平常、那么純粹、無爭,那么讓心懷不軌的寫作者相形見絀,他比很多人都更懂得生活的真義和本質。本書收錄了王蒙、周國平、劉心武、張元、黃集偉、李銀河等的回憶文章,王小波家人的文章,及小波自己最有代表性的文章。他的突然離去讓人們陷入無邊的思憶和追懷之中,這本書寄托著人們對他的無限熱愛和真摯情感,隨書出版的光盤中有他僅有的影像和錄音,因此,這本書意義非凡。王小波簡介:1952年出生于北京,并先后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工科大學生。其后,王小波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再學電腦,于統(tǒng)計系當助教,回國后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80年,他與李銀河結婚。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黃金時代》被當局查禁,甚至不準在國營的新華書店擺賣,可是卻受廣大的讀者和文學評論家贊賞。事實上,《黃金時代》在個體戶書攤上已經售出六萬多冊,并且出版了臺灣版和香港版,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認:“這部小說無論在國內還是海外偶一露面總會造成排隊購買的局面?!敝劣谒ㄒ灰徊侩娪皠”尽稏|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獎,并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入圍作品,使王小波成為在國際電影節(jié)為中國取得最佳編劇獎的第一人。1997年4月10日在北京因心臟病猝死的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lián)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