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了版的新書數以萬計,書評編輯的工作繁忙而熱鬧。職責所在,不能太落人后,因此案頭之外,不定期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入方”,留心“讀書界”正在說什么,說到哪了。雜志名叫《博覽群書》當然只是一種追求而已;不過在刊登文章時,也希望盡可能做到視野開闊,信息充足?,F在要從幾百萬字的文章中擇文選編成書。側重點自當銷有不同,更注重對于所涉及的話題有相當深思考的文字。本書共5輯,選收文章76篇。第一輯“態(tài)度與真實”,是學界中人淪述治學態(tài)度與學術品格的;第二輯“想像與變革”,是分析社會、世界發(fā)展大趨勢以及某些具有歷史地位的人物的命運變遷的;第二輯“關乎性格,關乎命運”,是評介一批著名學人的品性與生平,凸現其風骨的,涉及段錫朋、王國維、羅振玉、顧準、李長之、梁漱溟、馮友蘭、錢鐘書、田家英等;第四輯“學問人與自然人”,基本是讀書隨筆,出所讀之書引出話題,自然精警;第五輯“走出精神的盆地”,是一批富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微見解的書評文字。從這些文章里,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幾年中國知識界在想些什么以及是如何思考的,同時可以了解到一些圖書是如何影響讀書界的??偟膩碚f,這是一套讀書大餐,既富有營養(yǎng);又精美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