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由微波通信到激光通信
1.2 無線激光通信的基本框架
1.3 空間激光通信進展
1.4 激光器技術的發(fā)展
1.5 激光通信關鍵技術
1.6 光一電通信系統的相似性
習題一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無線激光通信的系統模型
2.1 系統模型
2.2 光發(fā)射機
2.3 發(fā)射光場
2.4 檢測光場
2.5 光電檢測
2.6 光電檢測的統計基礎
2.7 非相干檢測和相干檢測
2.8 激光與激光器
2.9 光學透鏡與光路
2.10 一種典型無線激光通信系統
習題二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瞄準、捕獲和跟蹤(ART)
3.1 光束的瞄準
3.2 空間捕獲
3.3 空間跟蹤
3.4 APT系統中的光學天線
3.5 APT系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3.6 位置檢測原理
3.7 自動跟瞄系統
3.8 APT系統的動態(tài)特征
3.9 空間平臺抖動與誤碼率
習題三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通信編碼
4.1 信源編碼
4.2光PPM調制
4.3 多脈沖PPM調制
4.4 光PPM通信的Turbo編解碼及性能
4.5 光通信中信息量
4.6 譯碼系統的誤差概率
習題四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時間同步
5.1 脈沖到達時間估計與邊沿跟蹤
5.2 PPM的字同步技術
5.3 MMP通信時隙同步器
5.4 觸發(fā)計數式幀同步器
5.5 判決式幀同步器
5.6 相關式數字鎖相環(huán)時隙同步器
5.7 碼時鐘提取方法
5.8 PPM 接收機的最佳幀節(jié)同步
5.9 時間同步的誤差分析
習題五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光CDAN技術
6.1 概述
6.2 信道模型
6.3 信道編碼
6.4 多用戶檢測技術
……
第7章 光信道
第8章 水下激光通信
附錄A 常用物理常數
附錄B 泊松分布及泊松過程
附錄C 二階系統的動態(tài)響應及其分析
附錄D 合流超幾何函數簡介
附錄E 貝賽爾函數
附錄F 函數
附錄G 幾何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