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面向ASP.NET中、高級用戶,通過幾個完整實用的Web站點開發(fā)實例,系統全面地介紹了ASP.NETWeb站點開發(fā)技術。全書共分6章,各章的內容遵循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和解決方案的順序來開發(fā)一個完整的商務應用程序。本書中的大多數示例系統都是目前較為流行的3層架構,即包括數據層、業(yè)務層和表示層。本書所使用的示例系統涵蓋面比較廣,包括數據管理類(如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電子商務類(如網上書店系統)、論壇類(如在線論壇系統)以及服務器端文件讀取類(如文件管理系統)等。相信讀者通過本書的學習,一定可以更好地掌握ASP.NET的精髓,并能夠通過正確的方法和步驟來開發(fā)一個完整的Web應用程序。本書主要面向電子商務技術開發(fā)人員,也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商務課程的實踐參考書。微軟公司的ASP.NET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創(chuàng)建動態(tài)Web站點和基于Web的分布式應用,是廣大Windows程序員開發(fā)Web應用程序的有效工具。它是一個用于Web開發(fā)的全新框架,其中包含了許多新的特性。ASP.NET完全基于模塊與組件,更易于編寫結構清晰的代碼,這些代碼很容易進行再利用和共享,具有更好的可擴展性與可定制性。ASP.NET使Web表單開發(fā)更為直觀,并且面向對象技術促進了組件的再利用。另外,ASP.NET中還包括有頁面事件、Web控件、緩沖技術以及服務器控件和對數據捆綁的改進,在數據處理方面更是引入了許多激動人心的新技術。正是這些具有革新意義的新特性,讓ASP.NET遠遠超越了ASP,同時也提供給Web開發(fā)人員更多的靈活性,有效縮短了Web應用程序的開發(fā)周期。本書并不是講解ASP.NET基本概念和開發(fā)機理的入門書籍,如果讀者對ASP.NET是什么尚一無所知,那么本書也許并不適合你。本書面向的是ASP.NET的中、高級用戶,通過幾個完整實用的Web站點的開發(fā)實例,系統全面地介紹ASP.NETWeb站點的開發(fā)技術。全書共分6章,各章的內容介紹遵循提出問題,設計方案和解決方案的順序,來開發(fā)一個完整的商務應用程序。首先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說明實現的過程,最后在ASP.NET中編寫具體的代碼。本書所開發(fā)的大多數示例系統都是目前較為流行的3層架構,即包括數據層、業(yè)務層和表示層。第1章介紹了一個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本系統主要是對學生信息(如學號、姓名、性別、家庭住址等)進行管理,可以將該系統細分為幾個模塊:錄入學生信息、查詢學生信息、修改/刪除學生信息、班級管理和留言管理等5個子模塊。第2章的校友錄也屬于信息管理類軟件。本系統包含了一個校友錄所應該具有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班級管理、用戶管理和留言管理。班級管理包括創(chuàng)建、刪除、維護班級;用戶管理則包括注冊、修改和刪除用戶;留言管理包括了發(fā)表、編輯和刪除留言等功能。第3章編寫的是一個有關于買賣雙方之間商業(yè)行為的網上競標系統。賣方可以在該系統中發(fā)布自己的廣告,同時給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最低價格,然后由買方出價競標,最后到截止日期時出價最高者獲得該商品。第4章的網上書店是當前流行的網上商店的一種形式,讀者對這類書店應該不會陌生?,F在的網上書店不少,但是采用ASP.NET開發(fā)的書店系統還是寥若晨星,通過本章的這個實例系統,讀者不僅可以學習到如何使用ASP.NET來開發(fā)一個比較完善的集書籍管理、網上訂購等功能于一體的網上書店系統,還可以由此擴展自己的思路,編寫出其他形式的網上商店系統。第5章開發(fā)了一個簡單的在線論壇系統。論壇系統服務已經是互聯網站一種極為常見的互動交流服務。論壇可以向網友提供開放性的分類專題討論區(qū)服務,網友們可以在此發(fā)表自己的某些觀感,交流某些技術、經驗乃至人生的感悟與憂歡,也可以作為用戶與商家交流的渠道,商家在此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或發(fā)布某些消息。第6章所開發(fā)的文件管理系統,可以讓網站開發(fā)者更輕松、方便地維護自己的網站頁面、圖片等文件資源。另外,為了擴展應用,本系統不僅僅提供給用戶管理某一個特定目錄下的文件,而是允許該系統的管理員創(chuàng)建一些賬號,并讓這些賬號對應服務器的不同目錄。這樣,只需要使用不同的身份登錄系統,就可以管理不同的文件內容。在本書示例系統的開發(fā)過程中,不僅向讀者展示了開發(fā)一個完整實用的Web站點的基本步驟和技術重點,同時本書內容也涵蓋了ASP.NET和.NETFramework原理,如何創(chuàng)建ASP.NET頁面和使用服務器控件,數據處理以及ADO.NET,ASP.NET類庫,配置和部署問題,如何使用Web服務為應用程序提供異步后臺服務,同時還深入分析了站點維護的問題。本書由李明剛、肖建執(zhí)筆編寫。此外,藍榮香、王昊亮、喻波、馬天一、魏勇、郝榮福、李光龍、孫明、李大宇、武思宇、牟博超、李冰、付鵬程、高翔、朱麗云、崔凌、張巧玲、李輝、李欣、柏宇、郭強、金春范、程梅、黃霆、鐘華、高海峰、王建勝、張浩、劉湘和邵蘊秋等同志在整理材料方面給予了編者很大的幫助。在此,編者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的水平和經驗所限,錯誤和不足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