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美國著名史學家魯濱孫的代表作,書中作者提出了要用綜合的多種因素的觀點來分析歷史,沖破以政治史研究為中心的傳統(tǒng),擴大歷史認識的視野,強調歷史研究的功用在于通過歷史了解現(xiàn)在和推測未來。本書于1920年代由何炳松譯成中文,何氏翻譯此書的目的,是認為《新史學》中反映的史學思想,“是很可以做我們中國研究史學的人的針硅”。作為第一部系統(tǒng)介紹西方史學理論及方法論的名著,《新史學》對“五四”以來中國史學現(xiàn)代化建設有著深遠影響。作者簡介:魯濱孫(JamesHarveyRobinson,1863一1936),20世紀初美國“新史學”派的奠基人和倡導者,強調將史學研究的對象涵蓋整個人類既往活動,汪重采用語言學、心理學等方法進行綜會研究,《新史學》一書為其代表作。譯者簡介: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著名史學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攻讀歷史學與政治學,1916年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上海光華大學教授,上海商務印書館史地部主任、暨南大學校長,最早系統(tǒng)介紹西方史學理論與方法,強調西方史學原理與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對比與貫通,與梁啟超并譽為“中國新史學派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