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作為西方文明的濫觴源頭,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后最終歸之于滅亡。但它所遺留給后世的寶貴精神遺產卻是欲久彌真,其所達到的文明與開花程度,即使今世的美國也望塵莫及?!断ED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講述了希臘精神的各個方面,是了解西方文明源頭的絕佳讀物。1996年的時候,我想讀點兒希臘和關于希臘的書,就去向我的師友陳嘉映先生請教。他從書柜的一個角落里拿出一本舊得發(fā)黃、帶著一股霉味兒的小書,推薦給我,說這是他非常喜歡的一《希臘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過幾年便要拿出來讀一讀。我拿過來一翻,紙有些發(fā)脆,書脊也一下裂開了,便笑著說,不是古希臘人印的吧。書雖然舊了,但是作者的觀點卻并不過時。讀完第一章,便覺得非常喜歡。作者的獨到的觀點和優(yōu)美的語言讀了讓人心潮涌動。讀完之后,覺得理解得不夠透徹,就想到把它翻譯一遍,這樣一則可以加深理解,二則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鍛煉,還可以仔細地欣賞作者帶有希臘風格的優(yōu)美的文風。當時的想法不過是自己譯著玩兒,沒有想到拿來出版,所以譯得不很仔細,遇到難的地方就跳過去了,這樣也直到1997年10月才譯完,以后就放在那里,沒有再去理會。后來和朋友于奇聊天的時候說起這《希臘精神:西方文明的源泉》,她問我是否想出版。想了想,覺得我的譯筆雖然粗糙,但不讀原文的讀者大體上還是可以通過我這粗糙的譯文體會到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和不同尋常的思維,也許還能多少領略到作者那種希臘式的思想情緒和那種希臘式的優(yōu)雅、清晰、簡潔、熱情的筆觸。于是又重新校譯,把沒有翻譯的地方補上,一些引文找來名家的譯文,一時找不到的,就不揣鄙陋,自行譯出。書中的人名和地名多依通用的譯名,有幾個無處可查的,只好自己音譯,以后查到,再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