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理論轉型、變法與比較法律經濟學:本土化語境中法律經濟學理論思維空間的拓展

轉型、變法與比較法律經濟學:本土化語境中法律經濟學理論思維空間的拓展

轉型、變法與比較法律經濟學:本土化語境中法律經濟學理論思維空間的拓展

定 價:¥28.00

作 者: 張建偉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國際金融法論叢
標 簽: 經濟政治與社會

ISBN: 9787301076965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轉型、變法等問題為經驗背景,在思想史的視野里反思了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提出了法律經濟學的比較制度分析范式的研究程序和研究計劃,內容涉及當前法律經濟學界所密切關注的若干前沿理論命題,如政治的科斯定理、意識形態(tài)的科斯定理、國家治理的三元結構“關系”規(guī)則的性質、良性社會資本的保存與耗散假說等理論命題,以及當前國際學術界所熱烈討論的比較法與金融學理論與政策。本書顯示了作者試圖將西方法律經濟學和法與金融學理論本土化的努力,也顯示了作者試圖將西方法律經濟與金融學理論本土化的努力,也顯示了作者試圖在提倡或建構一種與主流理論有所不同的比較法律經濟學的分析范式或法律經濟學的現(xiàn)實主義文本方面的可貴探索。本書還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對當前的經濟立法和金融公共政策或立法選擇方面提出了一些前瞻性戰(zhàn)略思考和相關的較具體的政策建議,可供決策當局參考。

作者簡介

  張建偉,男,1971年生,經濟學博士、法學博士后?,F(xiàn)為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電教中心主任助理、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副所長。2000年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心理專業(yè)博士學位,此間曾在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院進行合作研究。在微觀層面上側重研究學習理論以及基于信息技術的認知學習與學習環(huán)境設計,涉及基于問題的知識建構、科學發(fā)現(xiàn)學習、協(xié)作探究學習以及e-Learning的設計評價等。在宏觀層面上側重研究教育技術學的科學學問題、教育信息化與教師培訓等。曾在國際刊物與國內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曾擔任國際計算機教育應用研討會(ICCE2001)和國際網絡學習研討會(ICWL2003)等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

圖書目錄

導論 1一、如何解釋法律的本質 1二、對法律進行經濟學解析的另外幾個理論視角 12三、法律經濟學急需拓展思維空間——一個初步的反思性評論 15四、法律經濟學思維空間的拓展——治理制度與合作秩序 16五、關于法律的經濟學解釋的一個簡單小結 26六、“法律經濟學運動”與本書的寫作意圖 27七、轉型現(xiàn)實提出的問題與本項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29八、“流行的偏見”——質疑“薩克斯命題” 31九、“LLSV命題”的拓展:比較法與金融學的本土化 33十、已有的關于法律改革與制度轉型研究的進展及局限性 35十一、本書的主要研究思路 37十二、本書的特色:現(xiàn)實主義與多元比較的視野 37從主流范式到比較制度分析范式第一章法律經濟學:“范式”競爭、理論反思與前瞻性評論 43一、引言 43二、一個簡要的歷史回顧 45三、主流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核心論點 48四、“范式競爭”:理論流派與反思性評論 62五、法律經濟學的“后制度主義綜合”:走向現(xiàn)實主義的比較制度分析范式 74六、法律經濟學理論思維空間的拓展——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幾個前沿問題 88第二篇 中、俄轉型經驗及其比較法律經濟學含義第二章俄羅斯法律改革與秩序治理:轉型經驗及其法律經濟學含義 95一、俄羅斯的激進法律改革與秩序治理的低績效 95二、俄羅斯法律改革與秩序治理結構轉型的經濟學分析 101三、俄羅斯改革的整體評論及其法律經濟學含義 105四、反思俄羅斯改革:有更好的洞可進嗎? 109五、結論 109第三章“變法”模式與政治穩(wěn)定性——中國經驗及其法律經濟學含義 11 1一、中國的法律改革模式和“變法”策略 1 12二、閱讀轉軌秩序:中國“變法”模式的經濟學分析 126三、穩(wěn)定政治秩序的獲得——中國法律改革經驗的理論含義與政策含義 134第四章轉型國家治理的多元化規(guī)則實施理論:中、俄轉型秩序的比較法律經濟學——解析轉型期中國經濟增長與國家治理之謎 138一、引言 138二、法律不完備條件下的規(guī)則實施多元化理論分析框架 139三、中國經驗:中國民間秩序治理結構轉型及績效 150四、中國國家治理結構轉型的總體績效——兼與俄羅斯比較 158五、轉型面臨的挑戰(zhàn)和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問題 160六、理論與政策含義 162第三篇 比較法與金融學與中國金融法變革第五章比較法與金融學:尋求金融法變革的理論基礎 167一、法與金融學的勃興 167二、金融法的經濟學分析:為金融變法提供價值評判 169三、公司金融研究的法律方法及其政策爭議:走向“普通法”還是遵從“路徑依賴”的宿命 175四、金融法變革與“路徑依賴”:若干啟示 182第六章證券“變法”與中國證券市場治理結構轉型——比較法與金融學理論的一個應用分析 189一、重提韋伯命題:由法律失靈和公司治理失靈所提出的問題 189二、文獻回顧、已有研究的局限性與本章的分析框架 190三、中國證券市場的政治性質:政治結構所導致的路徑依賴 193四、中國證券市場的網狀結構:關系網絡與“關系”交易的一個實證描述 200五、證券市場治理的。權力——關系”本位模式:一級市場風險與二級市場私人秩序兩面性 209六、公共秩序與私人秩序的錯位與斷裂:潛規(guī)則運行與法律邊緣化 215七、證券市場公共治理結構轉型:從。權力——關系本位”模式到“權利——責任本位”模式的政治可行性選擇 224八、結語 233第七章從“股東至上主義”到“債權人主義”:中國商業(yè)銀行的公司治理轉型 234一、引言 234二、銀行監(jiān)管與商業(yè)銀行的公司治理 234三、中國商業(yè)銀行治理中的“股東至上主義”邏輯 238四、走向。債權人主義” 243五、其他治理主體參與路徑的選擇 245六、結語 247主要參考文獻 259后記 27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