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導論
0.1 關于選題:從股市大交鋒說起
0.2 概念界定;效率的含義
0.3 理論依托和研究方法
0.4 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1 中國經濟改革研究的綜述與思考
1.1 中國經濟改革的原因和過程
1.2 中國經濟改革的績效
1.3 中國經濟改革之謎
1.4 中國經濟的前途
小結
參考文獻
2 中國股市變遷三階段論
2.1 自發(fā)、默示和試點階段:1980年到1990年
2.2 正式被承認、發(fā)展并全國化:1990年12月到1995年
2.3 地位提升、成為延續(xù)經濟改革的主戰(zhàn)場:1996年至今
2.4 中國股市展望
小結
參考文獻
3 中國股市效率的經驗評價
3.1 中國股市的制度建設狀況
3.2 中國股市的經濟貢獻率
3.3 中國股市的運作效率
3.4 中國股市的定價效率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1 中國股市制度建設與發(fā)展概況
附錄2 中國股市大盤及個股異常波動情況
4 效率市場假說:多角度的回顧
4.1 有關效率市場假說的經濟學解釋
4.2 有關效率市場假說的金融學解釋
4.3 有關效率市場假說的金融工程學解釋
4.4 有關效率市場假說的金融時間序列學解釋
小結
參考文獻
5 中國股市弱式有效嗎?
5.1 有效市場假說的檢驗
5.2 中國股市有效研究綜述
5.3 對中國股市弱式有效的重新檢驗
5.4 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國股市弱式有效實證檢驗數據
6 國有股悖論:市場無效的一個案例
6.1 暴跌/危機:一個選擇性回顧
6.2 國有股悖論:理性恐慌、多重均衡與市場效率
小結
參考文獻
7 非標準理論與中國股市有效性
7.1 技術分析流派:預測模式
7.2 基本分析流派:立足于混沌
7.3 價格機制流派:噪聲交易理論和微觀市場結構理論
7.4 心理分析流派:行為金融學
小結
參考文獻
8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