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l-l942),原名張*瑩,曾用田娣、悄吟等筆名。黑龍江呼蘭縣人,幼年喪母。1927年就讀于哈爾濱市第一女中,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1930年為反抗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而離家出走,幾經顛沛流離。1932年與蕭軍結婚,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抗日活動。1933年以悄吟的署名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先生的幫助與支持下,1935年以成名作品《生死場》而蜚聲文壇。1942年,在香港病逝,時年31歲。蕭紅在1933年至1941年不到十年的歲月里,寫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頗富才情的具有鮮明藝術個性和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其作品富于詩情畫意,形成清新、明麗、纖巧、沉郁的藝術風格。《蕭紅作品精精編·小說卷》選入了蕭紅最具代表性的小說共14部,包括她的成名作品《生死場》,短篇名作《小城之月》、《曠野的呼喊》以及長篇代表作《呼蘭河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