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以來,我們多次遭遇現代性,反反復復地有過這樣的深切體驗:與向往、進步與倒退、激進與保守、激情與失望、理想與現實,種種矛盾體驗塑造了我們對現代性的理解和判斷?,F代性從西方到東方,從近代到當代,它是一個“家族相似的”開放概念,它是現代進程中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諸層面的矛盾和沖突焦點。戴維·弗里斯比,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大都市現代性與建筑,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德國社會理論史,齊美爾的社會理論。著有:《疏離的心靈:1918-1933?甑鹿鬧渡緇嵫А罰?1983)、《格奧爾格·齊美爾》(1986)、《齊美爾論文化:文選》(與人合編)(1997)、,現代性之都市風貌:批判性探索》(2001)等。近年發(fā)表的論文有《齊美爾論家庭:導言》(1998)、《作為文本的大都市:瓦格納與維也納的“第二次復興”》(1998)、《本雅明的拱廊街計劃:現代性拀前史》(1999)等。該書主要討論齊美爾、克們考爾和本雅明的現代性思想及其方法。作者認為,與哈貝馬斯、韋伯等諸多學者謀略建構無所不包的抽象的現代性理論不同,三位學者的現代性研究是從破譯現代性碎片的奧秘入手的:齊美爾《貨幣哲學》中透顯的“現實的偶然性碎片”,克拉考爾《大眾裝飾》、《白領雇員》中表述的“無關宏旨的表面顯象”或“單子論”的都在日常生活世界的層面上救贖了最為細微的現代性痕跡。全書內容新穎,文字細膩,是一部從審美的、政治的或歷史的方式解讀現代性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