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不揣淺陋,向中國的廣大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學生——介如這位教授和為人。我斗膽把自己變成這篇文章的“敘事者”,不在自炫,而是希望讓讀者感到一份親切,或可以由我的中介而進入韓南教授對中國近代小說研究的學術殿堂。韓南PatrickHanan教授,1927年出生于新西蘭,1949年新西蘭大學學士,1953年倫敦大學碩士,1960年倫敦大學博士,先任教于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學,1968年起任哈佛大學東亞系中國古典文學教授并兼任主任,并為哈佛大學VictorS.Thomas講座教授,有《金瓶梅探源》《中國短篇小說之時期、作者與結構研究》《中國白話小說》《李漁的發(fā)現》《恨海:世紀之交的兩本言情小說》,以及《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論集》《百家公案考》《論肉薄團的原刊本》等著述多種。本書為國際知名漢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韓南關于中國近代小說的論文集,共收錄文章10篇(其中第一篇為引言)。文章著重論述了三大主題: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小說家的技巧創(chuàng)造力;2、西方人對中國小說的“介入”;3、20世紀早期的寫情小說。這些問題都對國內的文學研究有很好的借鑒意義。知名學者李歐梵為本書做了序。本書并配有大量圖稿,有很好的歷史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