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析了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歷史根源、時代特點、思想前提和深遠影響,并分別記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聯(lián)邦德國、英國、意大利和法國學生運動的過程,其中尤其詳細地介紹了法國“五月事件”的情況。作者的記述、介紹和分析既冷靜客觀,又不乏精當?shù)狞c評和深刻的思考,同時也指出這場已過去30多年的運動,對我們了解當今西方社會的后現(xiàn)代主義是大有幫助和借鑒作用的。目錄:序言解讀60年代——20世紀60年代西方學生運動的歷史定位第一章消費社會的來臨一、“再生”資本主義二、激烈的思想批判三、迷惘的年輕一代四、激進的文化變革第二章“為了玫瑰,而不是為了面包”——6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一、理想主義的年代二、“我有一個夢”三、“真正的個人主義”四、“要戀愛,不要戰(zhàn)爭”第三章再現(xiàn)1848——西歐學生運動一、改革高等教育的呼聲二、紅旗與黑旗同時飄揚的運動三、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四、1968,互動式進程第四章大革命的“模仿秀”——法國“五月事件”一、轉型社會中的法國人二、革命崇拜的爆發(fā)三、“革命”的狂歡四、驟起驟落第五章“一場改變了一切的虛假革命”一、“革命”的余波二、“革命”的內在困境三、多元化時代的到來四、文化觀念的變遷五、知識界的震蕩結語沒有結論的結語參考書目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