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和魯迅的道路,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兩種不同選擇。魯迅折射的是中國知識分子毫不妥協的精神,是一種非常狀態(tài),一般人很難達到,但正是一個民族的脊梁;胡適體現的是一種平常心,重在實施和可操作性,用漸進而理性的堅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在新世紀的中國有積極的建設性意義。在一個堅不可摧的鐵幕下做到魯迅式的純粹,無異于癡人說夢,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得到。但魯迅的精神是不朽的,我們雖不能及而心向往之。胡適同樣是偉大的,是一種平凡中的不平凡,終身堅守著自己的信仰,有一種“西西弗斯”式的高貴和理性的光芒。因此,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格局中,讓魯迅們去魯迅,讓胡適們去胡適,是非常有意義的。本書由著名學者謝泳先生編輯,收錄了殷海光、李慎之、吳江、錢理群、朱學勤、林賢治、袁偉時、季羨林、龔育之等三十多位一流學者探討胡適和魯迅的重要文章。內容涉及當前學術思想界關于胡適和魯迅研究的最熱門和最有爭議的問題,解開了困擾人們的許多謎團,拉開了新世紀關于胡適和魯迅的重要論爭的序幕,為中國知識分子展現了兩條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