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術棱鏡譯叢》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物的形式禮拜儀式
●豐盛
豐盛與全套商品
雜貨店
帕爾利二號
●消費的神奇地位
貨船的神話
災難的完美誘惑
●增長的惡性循環(huán)
集體開支與重新分配
危害
增長的計算或國民生產總值的神話
浪費
第二章 消費理論
●消費的社會邏輯
福利的平等意識
工業(yè)體系與貧困
新的分離
等級機構
拯救的一面
區(qū)分與物質增長的社會
舊石器時代或最初的豐盛社會
●一種消費理論
人類經濟學的解剖
物品的變化——需求的變化
對享受的否認
一種結構分析?
娛樂系統(tǒng),或享受之束縛
作為新生產力征象和控制的消費
個體的符號邏輯功能
自我消費
●個性化或最小的邊緣差異(P.P.D.M.)
成為或不成為我自己
差異的工業(yè)化生產
消費變體
區(qū)別或類同?
編碼和革命
結構范例
男性范例和女性范例
第三章 大眾傳媒、性與休閑
●大眾傳媒文化
新潮——或過時事物的復興
文化再循環(huán)
轉盤和計算機或最小的公共文化(P.P.C.c.)
最小公倍數(P.P.C.M.)
媚俗
擺設和游戲
流行:一種消費藝術?
信息的配置
媒介即信息
廣告媒介
偽事件和新現實
超越真?zhèn)?br />●最美的消費品:身體
您身體的秘密鑰匙
功用性美麗
功用性色情
快感原則和生產力
當代身體策略
身體是女性的嗎?
醫(yī)療崇拜:“狀態(tài)”
苗條的牽掛:“線條”
性交換標準
廣告中的象征與幻象
性玩偶
●休閑的悲劇或消磨時光之不可能性
●關切的神話
社會轉移和母性轉移
微笑之做作
游戲時間,或對服務自
廣告和贈品意識形態(tài)
玻璃櫥窗
療養(yǎng)社會
關切的曖昧和恐怖主義
社會測定的兼容性
證實與贊許(“Werbung und Bewahrung”)
對真誠的崇拜——功用性寬容
●豐盛社會中的混亂
暴力
非暴力亞文化
疲勞
結論 論當代異化或與魔鬼協議的終結
布拉格的大學生
先驗性的終結
從鬼魂到鬼魂
消費之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