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下)》是教育部“中國古代文化觀念與文體分類意識”課題的研究成果,其特點是:1.明確地以文學自身審美風貌的轉移作為文學史分期的基本依據(jù)。全書共分四卷十三編。這種文學史的分期打破了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史編撰按照歷史朝代的更零替劃分文學發(fā)展時期和階段的傳統(tǒng),具有鮮明的創(chuàng)新特色。該書第一編的第一章一方面縱向地描述該歷史階段文學風貌的演變過程,對該階段的一些主要的文學現(xiàn)象做出相應的歷史定位;另一方面橫向地描述該歷史階段的社會風尚、精英意識、社會心理、文學活動等相互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2.在闡釋作品的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時,該書既闡釋作品所包含的社會意品義,更注重作品的折學意義,更注重作所滲透的人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