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哲勛,男,生于1936年2月,湖南汨羅人,華中師范大學教科院教授。1959年1月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學院教育系,一直在該系從事教育學、課程論、教學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任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成員,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學術顧問、全國課程專業(yè)委員會顧問。在從事課程(教材)研究的19年中,經濟深入中小學,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將調查研究、試驗研究和理論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潛心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課程理論體系。TOP目錄 第一編 課程的基礎 第一章 課程的本質和類型第一節(jié) 課程的歷史形態(tài)第二節(jié) 多種課程定義產生的原因第三節(jié) 現代課程概念的探討第四節(jié) 課程的類型 第二章 課程理論客觀基礎第一節(jié) “三因素”制約課程的辨證分析第二節(jié) 樹立“育人為本”的課程思想第三節(jié) 課程設計思想的分歧 第三章 課程理論基礎第一節(jié) 課程的心理學基礎第二節(jié) 課程的社會學基礎第三節(jié) 課程的哲學基礎 第四章 課程理論流派第一節(jié) 實用主義課程理論第二節(jié) 要素主要課程理論第三節(jié) 改造主義課程理論第四節(jié) 永恒主義課程理論第五節(jié)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第六節(jié)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第七節(jié) 課程理論流派研究的啟示第二編 課程的構成 第五章 課程目標第一節(jié) 課程目標概述第二節(jié) 課程目標的設計第三節(jié) 課程目標的表達 第六章 課程內容第一節(jié) 課程內容的概念第二節(jié) 課程內容的構成第三節(jié) 課程內容的選擇第四節(jié) 課程內容的組織 第七章 課程中的學習活動方式第一節(jié) 學習活動方式的意義第二節(jié) 學科課程中學習活動方式的構成第三節(jié) 活動課程中學習活動方式的構成第四節(jié) 綜合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 第八章 課程結構與課程模式第一節(jié) 課程結構的概念和屬性第二節(jié) 課程結構與課程功能第三節(jié) 課程結構優(yōu)化原理第四節(jié) 課程模式 第九章 課程設計的方法論 第十章 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設計 第十一章 教材的編制第三編 課程系統(tǒng)的運行 第十二章 課程系統(tǒng)運行的協同性 第十三章 課程實驗 第十四章 課程評價 第十五章 課程管理 第十六章 課程改革 第十七章 新世紀課程發(fā)展展望參考文獻后記 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頁數:534 版次:1版開本:16正文語種: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