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實話實說》、《時空連線》與《面對面》等欄目相繼問世,生機勃勃地接踵走到觀眾面前時,一個命題被再次證明,一切優(yōu)秀欄目的背后都有兩個生要的元素-“理念”與“激情”。有些書籍是用來閱讀的,有些書籍是用來思考的。曾有許多文字講述了《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新聞調查》、《實話實說》等欄目背后的許多故事,但本書的魅力在于,它所講述的故事有著鮮為人知的背景,讀者從故事與故事的關聯中尋找到前因后果,它的獨特性更在于故事背后支撐并推動這些欄目一咱走一煌電視理念,創(chuàng)新思維和期間所經歷的興奮與艱辛。這不是一本寫史的書,那些關于歷史的回憶是對一個創(chuàng)業(yè)時代的誠樸記錄,這也不是一本敘事的書,雖然書中記載了作者親歷的許多實驗過程,講述了那些滿懷激情的創(chuàng)業(yè)者于奉獻中所得的安撫與滿足,但穿越這些故事,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是一個群體所倡導的,有分量的情感與精神,以及作者內心對十十年電視實驗得失的觀察與反省。本書前言十年前,這些滿懷理想的激情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吸引他們的是創(chuàng)業(yè),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礎仍然是創(chuàng)業(yè)-是一種創(chuàng)新機制使得這個集體充滿活力。盡管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我的同事們卻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巒。他們用自己年輕的感受,獨特的視角,開放的理念,全新闡釋著屬于這個時代的精神追求,宣揚著他們對生命意義和人文精神的理解。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為了追求一種不平凡的生活,為了給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個有分量的交待,義無反顧地走進了一個他們認為能夠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華的地方。我曾任新聞評論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驕傲的是,我曾提議并主持起草了評論部部訓:“加入新聞評部是我們自愿的選擇,我們愿意為中央電視臺的榮譽和尊嚴盡職盡責。在這里,我們崇尚求實,公正、平等,前衛(wèi)?!蔽抑两袂宄赜浀媚翘彀?,在北京西山賓館的一個會場里,大家集體通過這個部訓時的氣氛:鄭重,神圣而充滿激情。這個部訓后來成為新聞評論部特有的部...